漩涡中心的游离者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者对杜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艺自由论辩”时期,他的作家身份未曾受到应有的关注。其实,杜衡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共创作3部短篇小说集《石榴花》、《怀乡集》、《红与黑》以及2部长篇小说《叛徒》、《漩涡里外》,另外还有若干篇未结集的小说。其中《怀乡集》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批评家凌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在《评<怀乡集>》一文中认为《怀乡集》“艺术教养之深厚,作风之老练,以及对他所处理的那些事物之观察的亲切”,使其“不能自已地对于这本超越的著作起了共鸣之感”。由此可见杜衡的小说创作在当时还是获得了一些批评家的关注。杜衡因“文艺自由论辩”时期发表的言论而成为左翼理论家批评的对象,但实际上他和左翼文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曾创作过一些左翼文学作品。只是左翼的左倾路线导致部分作家逐渐疏远“左联”,这些作家当中就包括杜衡,但杜衡也随之更明确了自己的创作观念,逐渐开始塑造自己独特的“游离者”形象。杜衡作品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既不安于做完全的顺从者,又不能以反抗者的姿态奋起抗争,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时代中心保持一定距离,属于游离者之流。杜衡的创作和左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其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少不了和左翼文学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杜衡小说人物形象有三类值得深入探讨。第一类是杜衡刻画的底层民众形象。这类人从妇女到工人、农民、失业者、囚犯等不一而足,他们不是阶级运动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一群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苦难的生活面前挣扎,贫困而又孤独。杜衡对这一类人,字里行间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第二类是杜衡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杜衡并没有像左翼文学家那样去表现知识分子的阶级性,而是塑造了一些游离于时代风潮中心的旁观者。他们或沉迷于对旧文明的缅怀之中;或固守传统士大夫式的修己身观念,认为每个人要恪守自己的本分,踏实做人做事,这样才能无愧于心;或为了个人利益争名夺利,完全不顾集体利益,在时代风潮面前两边倒,没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暴露了自己的丑恶嘴脸。第三类是特殊的的革命者形象。杜衡革命题材小说消解了革命的崇高性和神圣性。其笔下的革命者在面对革命时有欲求、有怀疑、有退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信仰革命,对未来也并不总是充满希望。最后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怀疑革命到放弃对革命的信仰,完成了从革命者到“叛徒”的转变。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工程的日益增多,公路隧道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化问题,渗漏水、裂缝等病害形式较为常见,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会使隧道结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P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异常孕妇为研
目的药物重定位是指发掘已有药物新的治疗作用,然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疾病往往隐藏在数以百万计的关系对中。该研究基于医疗大数据分析,预测具有潜在治疗关系的药物-疾
在苏力先生本土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 ,对法治本土资源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历史沿革以及国外经验、教训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的几个“典型案
如果你认为科学家们能够解读记忆还不够的话,那么,现在他们也可以窃听你的记忆了。$$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神经科学家们将一个电极网连接到15位病人的大脑中的听觉中心,并且记录
报纸
<正> 2002年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12月5日和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来自海内外
<正> 商业电视的运作模式就是把受众转卖给广告商——受众的规模越大,所获得的商业利润也就越高。除了制作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电视人也发现,合理的节目安排也是吸引观众
法学需要谨慎地面对网络法律问题。不能仅以客体的特性来确立网络法的价值或基本原则;对立法目的应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基本原则的确立应建立在已有的立法目的或具体制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