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呼吸道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看护人的看护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分析患儿人口学特征、看护人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健康教育、防范意识、喂养因素等方面,了解呼吸道异物患儿看护人的薄弱方面,为呼吸道异物的宣教提供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696例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硬性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的患儿看护人为病例组,共232例,非呼吸道异物异物患儿看护人为对照组,共464例。分析两组看护人关于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健康教育、防范意识、喂养因素等方面的异同。结果:1、呼吸道异物以右侧支气管多见,占44.4%,以植物类异物多见。病例组患儿年龄为3.02±2.00岁,对照组患儿年龄为4.86±2.79岁;病例组看护人年龄为35.90±12.27岁,对照组看护人年龄为33.30±9.49岁;患儿年龄、患儿性别、看护人年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看护人性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庭背景:看护人与患儿亲属关系、看护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中儿童数目、陪伴时间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看护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了解途径、是否参加过喂养培训、是否知道呼吸道异物的临床表现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知道呼吸道异物的危险性、是否知道急救措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看护人防范意识:是否将零食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有过儿童边吃边嬉戏但未阻止的情况、儿童将玩具放入口腔或鼻腔内未阻止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看护人喂养因素:是否给乳牙未长齐的患儿喂食不能嚼碎的食物的、曾用喂食止哭、曾向儿童口腔内抛食物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儿童进食时是否有成人陪同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呼吸道异物以右侧支气管多见,占44.4%,植物类异物多见,儿童患病年龄为3.02±2.00岁。2、患儿年龄、患儿性别、看护人年龄、看护人文化程度与患病有明显相关性,男性儿童、看护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易发生呼吸道异物。3、看护人为非父母、居住地在非城市、家庭中儿童数目多、陪伴时间短更易发生呼吸道异物。4、未参加过喂养培训、不知道呼吸道异物的临床表现、儿童进食不陪同的看护人所看护人的儿童更易患呼吸道异物。不同健康教育的获取途径对该病的发生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