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中医不同证型与性别、发病季节、各年龄段相关性情况;研究支原体肺炎中医不同证型与CRP、IgM抗体滴度、CT表现的相关性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60例,填写支原体肺炎患者回顾调查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发病季节、C反应蛋白、血常规、IgM抗体滴度、CT临床表现。根据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辩证分型,采用SPSS17.0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支原体肺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支原体肺炎不同中医证型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2.支原体肺炎不同中医证型与季节存在相关性。春季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型以风热犯肺型为主(38.64%),风热犯肺型与风寒犯肺型(13.64%)、燥邪犯肺型(13.6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以肺胃热盛为主(45.16%),肺胃热盛型与风寒犯肺型(3.23%)、燥邪犯肺型(12.9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冬季各证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原体肺炎不同证型与不同年龄段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在15-32岁中患者发病主要以风热犯肺型(16例)和肺胃热盛型(24例)为主,与风寒犯肺型(5例)、燥邪犯肺型(2例)、肺阴亏虚型(2例)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3-51岁年龄段中风寒犯肺型、风热犯肺型、燥邪犯肺型与肺胃热盛型之间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在52-79岁年龄段中五个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结果显示肺阴亏虚型更好发于52-70岁年龄段(14例),与15-32岁(2例)、33-51岁(1例)两年龄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支原体肺炎肺胃热盛型lncrp(3.4035士1.11106)与风热犯肺型(2.1907士1.55802)、风寒犯肺型(1.6465士1.24310)、燥邪犯肺型(1.4503士1.41507)、肺阴亏虚型(1.1781士1.4035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犯肺型lncrp与燥邪犯肺型、风寒犯肺型的lncrp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肺阴亏虚型、燥邪犯肺型与风寒犯肺型三者之间lncrp比较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最后结果提示证型与cr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5.支原体肺炎不同中医证型IgM滴度多分布在1:80与1:160之间,各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支原体肺炎不同证型之间与CT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不同证型与性别、IgM滴度、CT表现无相关性,支原体肺炎不同中医证型与季节、年龄段及CRP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