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耕地土壤酸化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空间分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于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5万福建省耕地利用-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全省1982年36777个和2008年236445个耕地表层土壤调查样点相关分析数据建立1:5万耕地土壤空间属性数据库,借助GIS技术、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 1982—2008年间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程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旨在为省域耕地土壤酸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2年和2008年福建省耕地土壤pH均值分别为5.38和5.11,东部地区耕地土壤pH高于西部,空间差异较大,26年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降低0.27个单位,酸化趋势较明显。2.1982—2008年间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空间差异较明显,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耕地酸化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4.26%和26.74%;一熟、两熟和三熟区耕地土壤酸化面积分别占全省酸化耕地总面积的4.02%、44.64%和51.34%;平原台地区、谷地盆地区和丘陵山地区耕地土壤酸化面积分别占平原台地区、谷地盆地区和丘陵山地区耕地土壤总面积的56.71%、74.86%和75.83%;海拔<200 m、200~400m、400-600 m、600~800m、800~1000 m、1000~1200 m 和 1200~1400m 耕地土壤酸化面积分别占相应海拔范围耕地总面积的61.60%、78.03%、74.16%、81.27%、76.54%、72.09%和 64.67%;距离道路<2km、2~4km、4~6km、6~8km、8~10km和>10km范围内耕地土壤酸化面积分别占相应间距范围耕地总面积的67.99%、79.38%、82.62%、79.10%、82.98%和 82.84%;距离居民点<2km、2~4 km、4~6 km、6~8 km、8~10 km和>10 km的耕地土壤酸化面积分别占相应间距范围耕地总面积的67.60%、75.48%、78.73%、78.15%、69.94%和 69.42%。3.1982—2008年间,福建省有71.00%耕地土壤发生不同程度酸化,其中以弱度酸化耕地土壤占优势,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和酸化耕地总面积的42.78%和60.26%;中度酸化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和酸化耕地总面积的21.53%和30.33%;强度酸化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和酸化耕地总面积的6.68%和9.41%。4.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多雨气候条件以及酸沉降是加速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外因,其对土壤pH变化量的直接影响效应、间接影响效应和总影响效应分别达-0.70、-0.16 和-0.86,-0.4、-0.35 和-0.75 以及 0.38、0.11 和 0.49,故合理调整施肥结构进而科学减量施用化肥和严控工业含硫等酸性废气排放进而控制酸雨形成是减缓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必要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后
目的 研究β3受体激动剂 (BRL 37344 )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 (心衰 )大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A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β3AR在心衰中的作用。方法 将 Wista
包装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市场营销活动,包装设计大师往往是这两方面的专家。当然,除了这两方面外,包装设计师还应对包装设计的流程掌握到位,就现代包装市场而言,包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SD大鼠19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0 min+参附注
本文从生产与效益、市场供需、进出口贸易、茉建与技改、科技进步、企业改革等方面对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的观状进行了介绍.并就冷法施工防腐衬里,新型防水卷材,可呼吸防护服装
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关系是少数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架构,对少数民族政治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是少数民族政治研究中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一、少数民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HCY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CHD)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 HPL C)法检测了 30例受试对象血清中的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分别测定100例健康人和62例HFRS患者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