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洛克猪作为现代商品猪生产的终端父本,其高瘦肉率和优良的肉品质特性在现代化、规模化的猪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是极为突出的,不仅使我国养猪业得到快速发展,也在全世界养猪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本试验对新美系杜洛克种猪的生理指标和采食规律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产仔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方法和结果如下。测定了新美系杜洛克种猪在湖南四个季节以及极高和极低气温下的体温、呼吸频率和脉搏频率,三项指标的正常值分别为:38.32±0.29℃、9.4±2.28次/min、67.24±7.03次/min。极高温时的体温为38.89±0.25℃,比正常体温高0.57℃,极低温期时的体温为37.78±0.23℃,比正常体温低0.54℃;高温期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低温期(P<0.01),夏季的呼吸频率也极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P<0.01);极低温期的脉搏频率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和极高温期(P<0.05),冬季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春季显著高于秋季(P<0.05)。表明美系杜洛克猪对高温天气有较好的耐受性,而耐寒性则稍差。性行为观测结果表明,新美系杜洛克公猪爬跨出现日龄、初次射出分泌物日龄、性成熟日龄和最早实际配种日龄分别为22.9±4.01、162.27+4.97、184.46±5.19、273.53±6.12;新美系杜洛克母猪初情期183.13±14.36、发情持续时间3.61±0.72、断奶后第一次发情时间5.04±1.69、最早实际配种时间261.65±14.51。新美系杜洛克母猪的母性行为总体表现较好,护仔行为较为明显,其主动哺乳次数较多。屠宰试验结果显示,屠宰活重和胴体重分别为102.29kg和75.87kg,屠宰率达74.18%,胴体瘦肉率为64.95%,眼肌面积49.78cm2,胴体直长95.31cm,背膘厚8.41mm,后腿比例31.8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31,2.78,均处于正常的评分标准以内。失水率、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13.52%,1.27%,1.93%。公猪和母猪70日龄个体重分别为29.1和26.5kg,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53和164天,差异达显著水平,活体背膘厚分别为8.28、8.51mm,日增重分别为866.2和792.1g,总体平均日增重为825.3g,料肉比分别为2.41:1和2.49:1,平均料肉比为2.46:1。选取体重28.0+1.3kg新美系杜洛克母猪60头,采用美国奥斯本工业公司生产的FIRE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新美系杜洛克种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kg的新美系杜洛克猪全天平均采食次数9.4次,白天平均采食次数比例为63.8%,平均采食量为1.52kg,平均日增重为0.68kg,料肉比2.23:1。全天采食次数、采食量、日增重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采食时间和单次采食时间则逐渐减少。利用581窝新美系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数据分析了胎次和配种季节对新美系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的影响,包括总产仔数、活仔数、畸形数、死胎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断奶成活率。结果表明:第2、3胎产活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第2、4、5胎死胎数显著低于第1胎(P<0.05),第2、4胎初生窝和断奶仔猪数重显著高于第1胎(P<0.05),胎次对总产仔数、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成活率和畸形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配种季节对产畸形数和死胎数未见显著影响(P>0.05),秋季和冬季配怀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夏季(P<0.05),秋季和冬季配怀的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表明秋、冬季配种有利于提高新美系杜洛克猪的产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