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的分离分析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而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因其样品用量少、分离效率高以及分离速度快等特点,在蛋白质的分离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商用CE 一般采用紫外检测器(CE-UV),但紫外检测器的光程较短,并且毛细管的进样量比较小,导致CE-UV的检测灵敏度比较低。为了提高CE-UV的检测灵敏度,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线富集法(on-line preconcentration)。常用的在线富集方法有毛细管等速电泳(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CITP)、堆积(stacking)、吹扫(sweeping)等。而堆积因其方法种类较多在毛细管分析蛋白质方面最为常用,例如常规堆积、大体积样品堆积(large volume sample stacking,LASS)、场放大样品堆积(field-amplified injection,FASS)等。尽管堆积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CE-UV的检测灵敏度,但因其进样量小,无法对极低浓度的样品进行有效检测。而采用毛细管涂层法,能够有效解决毛细管电泳进样量少的缺点。本论文采用聚(2-甲基-2-噁唑啉)(poly(2-methyl-2-oxazoline),PMOXA)和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响应性混合涂层(PMOXA/PAA)毛细管,对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进行了在线富集,并对这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cationic ring-openingpolymerization,CRO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分别合成了末端为氨基的PMOXA(PMOXA-NH2)以及末端为巯基的PAA(PAA-SH)。然后通过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黏合层将PMOXA-NH2和PAA-SH依次涂覆在毛细管内表面。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地制备了 PMOXA/PAA混合刷涂层毛细管。荧光标记牛血清蛋白(FITC-BSA)实验结果显示在pH 5.0、离子强度(I)为10-5 M的条件下,PMOXA/PAA涂层毛细管能够吸附大量的BSA;而当pH 9.0、I为10-1M时,该涂层管能够释放大部分吸附在表面的BSA,此结果表明PMOXA/PAA涂层毛细管具有pH和1刺激响应性,通过pH及I的改变,该涂层可对蛋白质进行可控吸附和释放。将PMOXA/PAA涂层毛细管用于CE在线富集BSA,在最佳条件下,BSA的富集倍数超过了 5000,大大提高了 CE-UV对BSA的检测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