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因自由行为作为德、日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历来为中外刑法学者所重视。究竟该如何处理该行为,刑法理论上存在极大障碍。一方面,在原因行为当时,行为人主观上虽有犯意但并无实行行为甚至预备行为,理应不构成犯罪;另一方面,在结果行为当时,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处于减弱甚至丧失之状态,理应减轻或免除刑罚。按照既往理论,如若处罚该行为,则有违“责任与行为同时存在”原则;反之,如若不处罚此类行为,则会背离正常的法情感。德、日学者正是为了解决此“悖论”而提出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我国现行《刑法》第18条第四款“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行为的理念,但目前的立法尚不足以应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更有可能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且就该理论当中的不少问题,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见解。为此,我们仍有必要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将围绕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旨在引出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原因自由行为的界定,本文将国内外学者对该行为的界定进行归整与解读,总结出目前理论界所存在的主要争议焦点,并试图提出个人的见解;第三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试图对该理论当中所具有代表性的若干问题如发生基础、主体范围、罪过形式、量刑等,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论述;第四部分是在总结各国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缺陷进行梳理与总结,并提出本文的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解决原因自由行为在理论与适用上的困境。
其他文献
公平观思想作为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我国要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更加注重公平。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户外徒步是一项融旅游、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活动。近年来,哈尔滨市的户外徒步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大批都市人群在周末和假日走出城市,走进山林,走向自然。探讨哈尔滨市户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迅速增大,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处理,对污染物去除率较高,但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高。厌氧处理
将高科技的Auto CAD技术运用于复杂工程的定位,可以化繁为简,提高精确性,加快施工速度.
介绍工业厂房施工中大面积脚手架的搭设、平移方法,并对整体平移脚手架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