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D-SCDMA网络监管的负载平衡算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实现对3G移动通信网络中非法信息的有效监管,确保移动通信的安全合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为此,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3G移动通信网络的监管要求。   本文从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入手,针对TD-SCDMA网络可移动性、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种类丰富以及业务流量大等特点,研究采用分布式系统来对从TD-SCDMA网络中截取的海量数据进行协议解析。为了实现负载在节点间的合理分配,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处理效率,就必须采用负载平衡算法来对系统中的负载实施合理有效的调度。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平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负载平衡算法。但这些算法并不满足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的应用需求,因此,本文针对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的特点,对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平衡算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负载平衡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知识,包括概念、分类、特点、算法、策略等,重点研究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算法。对经典的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算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应用于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的缺陷。   然后,本文重点研究了一个考虑了随机时延的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模型和负载分配策略模型,阐述了它的算法原理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并对现有负载分配策略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的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设计。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提出了一个局域网环境下计算分布式系统随机时延的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设计的算法中;   (2)选用了发送者主动的负载转移驱动策略和超出阈值的负载平衡机制,以保证在负载平衡时,减少系统开销,节省系统资源,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工作效率;   (3)在分析现有多余负载量和转移多余负载百分比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改进,以满足算法高效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4)在设计的算法中研究了负载重组问题,以保证负载平衡时转移的负载是完整的协议数据包,从而不会影响分布式协议解析系统的正常工作;   (5)分析了设计算法的稳定性;   (6)通过仿真研究和在TD-SCDMA网络监管原型系统中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负载平衡算法的功能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本文设计的负载平衡算法确实能够高效、平稳地解决分布式协议解析系统中的负载平衡问题,适用于TD-SCDMA网络监管系统。
其他文献
图像修补(image inpainting)不是要减低或去除图像受到的干扰(如,噪声、模糊等),而是要填充/移除图像局部的特定对象(如文字,物体等)。本文对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的
与普通建筑工程相比而言,大型厂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多采用大型混凝土箱基,大型厂房混凝土施工对于抗渗性能、整体性能与抗震性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
步态作为一种生物特征,在身份识别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个体的步态与指纹、脸相、虹膜等相比,具有难以模仿、可远距离观察等特点,且在数据采集时不完全依赖测试者的主动
移动互联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享受移动应用带来的便捷,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用户通过使用LBS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用于大型建筑的基础部分,因此它主要具有体形较大且复杂,其中的配筋较密,施工的工序以及组织等比较复杂,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较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数据通信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海量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成为可能,视频信息摆脱以往的限制,在人们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利用率高等优点,能有效削弱电力线信道上存在的各种噪声、衰减和多径传播等各种不良影响,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有效调制方
IT服务业发展趋势思考例rn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赋予了软件服务业新的责任和使命,也为软件服务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rn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行业及智能终端业务的飞速发展,无线移动定位技术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青睐。尤其是目前流行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明显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利用相邻子载波间的正交特性,能有效对抗无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