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宗教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性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文化的融合交汇,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发生着广泛的变迁,作为对社会变迁的迎合以及对现代主义的回应,传统宗教的形式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型。其中有一些传统宗教伴随着宗教复兴、宗教重建等形式重生,同时还有一些新的宗教形式也因之应运而生,其中包括颇具争议的公民宗教。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种准宗教形式,它源于民族国家的社会体制,特别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中,这类国家往往能替代传统的宗教体制,成为公民身份的核心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毋庸置疑,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文化融合十分必要,宽泛的公民宗教理念作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或许有其可欲的一面,然而正因为社会的多元和文化的多样性,虽其意在共和,保卫社会,但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及民族国家内部形成统一的公民宗教,还是一个仅存于假定可能中的设想。面临着多元文化进退两难的困境,即便是像涂尔干或是汲喆等学者一样,抱着乐观主义的态度去憧憬这一人类宏伟的理想,也是需要整个社会人类及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基于上文所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现实,本篇研究在回顾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清晰的梳理出公民宗教的性质和意涵,溯本追源,对这一概念自身所蕴含的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理清其神圣性和其产生神圣性的历史基础,从公民宗教这个理念建构之初的出发点,来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性及可能性。本篇研究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对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方法与目的作了概况。第二章就公民宗教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公民宗教意涵与界定,及其神圣性本质作了清晰的说明。第三章中的理念主要介绍了公民的理念和公民社会,公民理念部分重点梳理了分属两个系派的希腊和罗马的公民理念,同时从公民的四组对应关系中介绍中国公民观念的发展;而公民社会主要就其形成演变过程作了探讨,并描述了公共领域的兴起和功能;第四章主要围绕贝拉和汲喆的公民宗教理论,对公民宗教的神圣性这一价值体系和现实性的功能意义,联系历史和社会现实作了较为细致的解析和阐发。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对于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制造业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国际社会在已有环境规约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想要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期限。但是,问题尽管
安藤昌益是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的思想家、医生。也是日本18世纪代表农民立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由于他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倾向、辩证法思想和社会观中强烈的反封建性质,在他死后,
对经高山基地促成栽培的蝴蝶兰品种满天红进行下山后培育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其花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满天红在日温为25.07℃、夜温为22.71℃条件下栽培的花芽长度
金融企业的待处理抵贷资产在待处理期间发生的收入,如租赁收入,应该如何确认和入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抵贷资产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称之为抵债资产。
基于电影工业和艺术对叙事创新的需求,本文利用拓展图形工具和复调音乐原理对诺兰作品《星际穿越》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以期探求诺兰科幻电影的美学呈现背后的叙事原理,为当
清朝政府对台湾二百余年的主权管理,中日甲午之战后清朝政府需要各种人才与力量帮助,杨廷理、唐景崧等丰富的从政阅历及社会管理经验,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能够作出
当然,对于作者钱德勒这位“硬汉派”侦探小说代表作家,本也久闻大名。而读了日文版译者村上春树的译后记(南海出版公司最新推出的卢肖慧中译本附了这篇长文),对其人其作获得更深
报纸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文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并提
在良序的民主社会里,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集团拥有各种不同的宗教的、哲学的和道德的完备性学说,这是公共政治文化的永久特征。在多元主义看来,各种价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