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山东省在烟台试点“2+4”初中起点6年一贯制本科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除湖南第一师范外,烟台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2+4”培养模式的地区。“2”意味着用2年的时间完成高中3年课程的学习,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后4年更抽象、灵活、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培养高水平的小学师资,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即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同等重要。怎样在2年内完成各学期课程内容的合理、有效分配;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本文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科研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探寻本论题的解决方法。在对现阶段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及“2+4”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后,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1、教师怎样2年如期完成高中3年课程内容学习?2、教师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新知识的获取是教师的“注入”还是学生自主构建的?3、师生之间怎样进行有效的互动?师生之间是否建立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效?5、教师是否是以本为本的授课?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技巧性?教学中是否注意了解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对于以上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对“2+4”基础数学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第一,转变教师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第二,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手段,包括“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知识建构—应用拓展—归纳小结”五个教学环节。通过最大化的学生活动、最小化的教师讲解,优化课堂结构,留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和亲自实践的空间,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构建,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实现“引高校之风,扬中师之长”,体现师范特色的目的。第三,通过学生充当小老师、建立辅导小组、多渠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对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外拓展延伸。第四,精讲精练,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是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笔者把基础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到实践当中,结合课堂教学中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