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丹阳是马鞍山市所辖的一个乡镇,历史上属於古宣州地区丹阳郡。 笔者通过对丹阳方言进行田野调查详细整理出丹阳方言音系及同音字汇,在此基础上把丹阳方言放在历时和共时的框架中进行比较,以共时比较为主,概括出丹阳方言的语音特点,揭示丹阳方言语音演变的规律以及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丹阳的地理、历史、方言等情况;其次简述宣州吴语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丹阳方言的意义;最后交待正文的结构。 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详细描写丹阳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韵调系统和同音字汇,丹阳方言共有32个声母,34个韵母和9个声调。第二章列出其与中古音的比较,概括出丹阳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共计29条,其中声母10条,韵母11条,声调4条,音节结构4条。第三章着重描写丹阳方言与吴语宣州片方言、与周边江淮官话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声韵调和连续变调的研究。第四章主要讨论丹阳方言的历史演变,包括全浊声母的演变以及演变规律外的单字音研究。近年来,丹阳方言受到江淮官话的强势入侵,因此,记录和保存其语音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丹阳方言的性质及今後发展趋势,因其处于宣州吴语与江淮官话的交接地段,其方言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双方言特徵,丹阳方言与宣州吴语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其独有的语音特徵,总的来说,同大于异,属於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丹阳方言在逐渐向江淮官话演变,全浊声母有清化趋势,语音的拼合及文白异读也有向江淮官话靠拢之势。由於江淮官话是强势方言,丹阳方言受其影响在慢慢加大,有向江淮官话过渡的语音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