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警报素IL-33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ngy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胶质瘤是起源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中恶性胶质瘤肿瘤占胶质瘤的70%。胶质瘤是起源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和致死的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IL-33是IL-1超家族中的新的成员,可以通过结合IL-1受体ST2发挥其功能作用。它可以激活一些信号通路,如NK-κB、p38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等,从而引起趋化因子及Th2相关的细胞因子合成。研究表明,IL-33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比如肥胖、哮喘、关节炎等。近年来关于IL-33的研究进展迅速,特别是与肿瘤的侵袭密切相关。趋化因子的分泌是一个复杂且被严格控制的过程,胞内信号通路对于每一种趋化因子和细胞类型的调节都是特定的。目前尚不十分清楚IL-33在胶质瘤中是否也能够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目的:研究IL-3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其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IL-33在胶质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间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33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IL-33及其受体ST2在胶质瘤细胞的表达定位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L-33对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IL-33处理后,胶质瘤细胞的NK-κB及其磷酸化状态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IL-33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细胞免疫荧光显示,IL-33表达主要定位细胞核,而ST2主要位于细胞膜上。体外功能实验中,IL-33促进了U251细胞的侵袭,并伴有NK-κB蛋白表达上调。结论:IL-33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促进了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因此,对IL-33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胶质瘤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用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处理豌豆风干种子。从形态学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合处理对豌豆产生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管单一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对苗高、株高、出苗率、成株
Cr12MoV钢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冷作模具钢。该钢具有淬透性好、硬度高、耐磨、热处理变形小等优点,常用于制作承受重负荷、生产批量大、形状复杂的冷作模具钢,用量相当大。但
支撑辊磨损后堆焊修复,采用多头堆焊,保证一定的层间温度和预热及退火温度才能达到支承辊的要求,堆焊后支撑辊使用寿命比原轧辊材料提高一倍。
外瓶霉(Exophiala spp.)是一组形态十分相近的真菌,在临床上可引起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皮肤、皮下及系统性的真菌感染.目前已记录的种有14个,其中对人和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数学课堂交互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作用的活动过程。它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却经常会遇到
评述了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及其易变性原因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教育中,探究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开展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前提。纵观中日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探究活动的设计,存在一定共通之处,但又各具特色。日本教材运
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机制结构在不同行业内部深度落实,而本文核心研究范围主要界定在内部管理程序、网络架构衔接细节之上,进而令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阶段中不同隐患问题得到
以花生浓缩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转谷氨酰胺酶用量、底物质量浓度和作用pH对花生浓缩蛋白凝胶硬度和弹性的影响,并对作用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底物质量浓度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