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世界是这样的:(1)所有投资者都可免费获得当前有关未来的所有可能的信息;(2)所有投资者都是优秀的分析家;(3)所有投资者都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并相应恰当地调整他们的持有比例。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证券价格将是投资价值的准确的估计值,这就是有效市场。 自从新中国重新开放股票市场以来,中国以及海外的学者对其有效性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且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资本市场季节性效应是有效市场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在西方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经过实证检验。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尝试。 本文试图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对资本市场季节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季节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上海股票市场的90家股票为样本,按照流通市值、净资产收益率、负债比率和行业分成不同的组合,运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方法对1995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期间的收益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股市存在季节性效应;(2)不同股票的季节性效应程度不同:流通市值小的股票的季节性效应比流通市值大的股票明显,净资产收益率高的股票比挣资产收益率低的股票明显,公用事业类股票比商业类股票明显。 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这一章首先按信息集将有效市场分成弱型、半强型和强型三个层次,回顾了有效市场的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发展。然后阐述了在实证检验中出现的对有效市场理论形成巨大冲击的四大“异象”。 第二章:证券市场季节性效应的研究和原因。这一章结合本文研究的重点,对四大“异象”之一的季节性效应在国外的研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同时总结了国外学者对存在季节性效应提出的五种解释。 第三章:研究设计。这一章首先将国外对季节性效应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类: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并分别对它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对本文的实证检验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其中包括样本的选择、收益率的计算、组合的构造、季节的划分以及运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具体步骤。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按照前一章的设计对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确实存在季节性效应,但不同的股票的季节性效应程度也不同。笔者在这一章中还提出了几种可能造成中国股市季节性效应的解释。同时在最后,针对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提出了几个政策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