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内近几年西南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为导入背景,以西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省份——云南省为例,对云南省农村水利建设发展及其相关问题从公共属性、公共产品、宏观经济以及制度选择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整理和导入。根据云南省省情、农村水利发展情况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现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目前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建立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在对计量模型的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在对创新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解决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在投入机制以及投入水平上的新启迪、新启发,以期为构建多元化的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做出评述,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最后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对农村水利设施投资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对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理论和公共投资理论做了界定,介绍了农村水利设施投入的相关概念,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意义以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绩效指标,为本文的研究铺垫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第三部分着重对当前云南省农村水利投入的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从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农田水利投入主体的结构,进一步阐述当前农田水利的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为本文下一步的绩效分析提供铺垫。第四部分是对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机制进行绩效分析,从投入机制的效率分析,投入机制的实证分析和投入机制的案例分析三个小部分出发。在投入机制的效率分析上,分别对不同投入主体的投入效率,不同投入决策机制的投入效率进行了绩效分析。在投入机制的实证分析上,基于1995-2012年云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同投入主体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引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其结果为解释云南省多元化农村水利投入的宏观绩效和多元主体之间投资的协同效应以及对策建议打下基础。在投入机制的案例分析上,以大理州祥云县的大型水源烟草工程为范例,介绍了祥云县依托大型水源烟草工程建设解决了3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这一创新和举动对改变当前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机制不仅仅只是启发,更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作为结束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取得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云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机制的制度创新问题,综合上述各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云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