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区蒸散发特征及估算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砒砂岩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交界地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中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被相关学者称作“地球生态的癌症”,亟待治理。蒸散发是生态水文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水量平衡的重要支出项,但当前关于砒砂岩区蒸散发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以二老虎沟、特拉沟和什布尔太沟为代表,对不同类型砒砂岩区蒸散发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选取Blaney-Criddle(BC)、Hargreaves(HG)、Remanenko(RN)、Makkink(MK)及 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即世界气象组织)五种模型,以实测数据和FAO Penman-Monteith(FAO P-M)模型的结果为参照,评价了五种模型在砒砂岩区的适用性并修正了模型系数。主要结论如下:1)砒砂岩三种类型区的蒸散发和潜在蒸散发大致在5-6月间达到最高值,12月为全年最低值且二老虎沟(覆土区)的蒸散发比什布尔太沟(裸露区)高,且与同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差距要小,覆土区的蒸散发能力较裸露区强;2)单位面积的草地和裸地蒸散发量远大于林地蒸散发;3)未修正的蒸散发模型在砒砂岩地区的适用性为:日尺度上MK>WMO,旬尺度上MK>BC>HG>WMO,月尺度上MK>BC>HG>WMO>RN,修正后的蒸散发模型表现:日尺度上MK>WMO,旬尺度上MK>HG>BC>WMO,月尺度上MK>HG>BC>WMO>RN,但不考虑绝对偏差的情况下RN优于BC和WMO;4)建议使用修正后的MK模型作为FAOP-M模型的简化模型使用,修正后的日尺度WMO模型不宜用于实际蒸散发量的估算,建议使用潜在蒸散发量近似替代,而旬尺度和月尺度修正WMO模型可用于砒砂岩区实际蒸散发的估算。
其他文献
夫妻间家事代理权的前身是古罗马法中的家事委任制度,虽然此制度起源于不平等社会,但伴随着时代的演进,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确立了这一制度。在清代末期,我国就在法律上
本文主要介绍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用于在1.8G频段LTE车地无线网络中可靠地传输音视频编码数据.
摘 要:本文主要对目前瓷砖生产中容易造成批量降级的抛前或抛后的色边,色痕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并把通过长期观察和试验得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拿来跟大家分享和交流!  关键词:色边;批量降级;解决方法  1 前 言  所谓色边,顾名思义就是瓷砖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控制不当所产生的抛前(或者不用抛的产品)或抛后砖面边缘或中间有明显突兀的有别于图案的色痕条,这些痕条在瓷砖拼接铺贴时会更加明
自中国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以来,全球140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能源发展政策,特高压交、直流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络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电网步入特高压时代。直流输电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献发布到各种期刊上,面对快速增长的生命科学文献,依靠手工标注的方式难以实现高效的管理,将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能够很好的解决文献分类效率,文献分类技术可以从杂乱无序的信息中提取科研人员感兴趣的内容。本文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器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出植物表型和基因相关的文献,提高分类的效率,具体工作如下:(1)完成了数据获取和预处理工作通过爬虫软件收集了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