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评价体系和阶段划分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nle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4年多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正在推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迎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和总结,把握基本规律,划分发展阶段,明确发展目标,提高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水平,引导结构调整沿着健康轨道向纵深发展,为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阶段推进的。分阶段发展是事物成长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经济理论界已有理论上的探讨。中国农业适应性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阶段、“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阶段、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阶段。由此推断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推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动因有四个:需求拉动、资源诱导、科技推动和制度动力。根据理论分析,结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进行评价的五个主要指标:包括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率、粮食自给率。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阶段进行了划分:即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调整供求关系阶段:以优化区域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阶段;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阶段;以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依托,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措施和主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目标评价体系和阶段划分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其他文献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这个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在生物信息学的众多研究方向中,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研究对于理解蛋
目的:通过收集来我院就诊并已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4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采集这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西方的经典劳动力转移理论如刘易斯-费景尼理论、托达罗模型,并不能解释我国现代化进程
本文在土地产权界定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农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针对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的缺陷,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在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的若干制度创新对农地
我国航空公司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需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精细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
采用斜靠拱提高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的稳定性,该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有待深入探究。结合广东省金山大桥(五跨连续斜靠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研究了斜靠式钢管混凝土
作为一种复合型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正常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而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是重要的使能者与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努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新世纪初叶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针对目前缺乏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影响研究的现状,本文概括了道家思想对局部望诊影响,主要有:1.形神之论促使中医重视望神、望形态;2.精气神学说拓展了局部望诊的生理及病
杨志旭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致力于急危重症患者治疗的同时,潜心研究中医诊疗,其观点源于中医经典著作,集诸家经验,经继承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临床风格。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