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曾为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期,我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老龄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这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的短缺问题短期不仅直接影响众多产业发展,在长期可能对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健康作为影响劳动参与的重要非经济因素,被迅速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十九大报告对全民健康问题做出新阐述,健康状况良好的劳动人口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劳动力开发的主要目光放在青年群体,忽视了中老年人口这一庞大群体劳动参与的巨大潜力,没有有力发挥出中老年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将健康与劳动两大要素联系起来,针对中老年群体展开研究,试图明晰自评健康及客观健康指标下健康对中国中老年人群体劳动参与的异质性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健康对中国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明确了本文研究所劳动参与的具象范畴及健康维度的选择,然后对本文所依托的理论基础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健康资本理论及劳动力市场理论展开讨论。再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总结的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选取CHARLS2015年数据,构建包含多维度健康指标,利用logit和tobit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健康指标对不同户籍、年龄段和性别中老年群体“是否劳动参与”及“劳动供给时间”的差异化作用。最后,在对比总结得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中老年群体人力资本及提升其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打下基础,促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各类健康指标均显著影响整体及城乡中老年人劳动参与及劳动供给时间,健康状况不佳将显著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参与行为概率。第二,对于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城镇“中年组”人群,自评健康及其他健康对其劳动参与造成显著影响,并且对女性的影响效应大于男性。在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组”,各项健康指标对样本劳动参与无显著性的影响。第三,农村样本分年龄样本回归研究发现不一致结论,健康对农村“老年组”人口作用大于对“中年组”人口的影响。第四,对分样本回归结果梳理对比发现,健康对城镇中老年劳动时间作用效果强于农村群体,且在各种影响效应中,健康对女性的影响效应整体上大于男性群体。为改善中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状况,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本文提出加强疾病预防改善劳动者质量、完善医养融合制度、注重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劳动力市场中不平等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及健全法律以加强对劳动市场中参与者保护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