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OL2002跨平台集成开发环境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BOL是Common Business-Oriented Language(公用面向商业的语言)的缩写,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COBOL不断的演变并吸收计算机技术的进展,并在2002年产生了最新的2002标准。如今,COBOL作为企业的解决方案,在商业软件中占极大比例。因此,一个便捷的COBOL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就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市场价值。 笔者就从2002年开始参与了一个COBOL2002集成开发环境的研发工作。该系统采用C/S结构,客户端在PC机的Windows平台上,它具有一个图形开发界面,并通过底层通信模块与服务器端通信;而服务器端在HP-Unix上,包含了各个核心功能模块:编译、调试、文件管理和认证。在开发过程中,笔者参与了服务器端框架结构和通信协议的设计工作,并在深入研究进程间通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件管理和调试器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 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COBOL2002集成开发环境的结构。然后说明了服务器端的框架设计和通信协议设计,描述了如何与客户端通信并为之提供服务。再次,详细说明了文件管理和调试器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文件控制表(FCT)和源文件库(SFL)的概念。最后,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网络的异构性越来越高,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在我国,迫切需要对中小型网络提供有效的管理。 对于异构网络的管理,SNMP(S
该文利用网络管理技术,较为完美的解决了此问题,从而为分布式防火墙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基础.论文通过以下方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有效的分布式防火墙的管理方法.1、设计和实现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软件质量同样也是软件产品的命脉.在当前中国软件产业蓬勃兴起,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的时期,强调软件质量,重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
Internet/Intranet应用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为Web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服务为异地办公以及跨企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采
该文以特征点和信道编码为基础,引入双通道通信概念,提出了抗几何变形攻击的信息隐藏体制.彩色图像的颜色空间(如RGB,YUV等)被划分为2个独立信道:一个信道称为主信道,嵌入主
学位
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将改变二十一世纪的数字革命,这场革命由因特网、媒体、信息、通讯等相关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所推动。这场革命将彻底转
ARTs-OS是由华祥软件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开发的一个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模块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它的微型性、实时性、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是满足嵌入式实时数据库ARTs-EDB
作者对Win32平台下的进程迁移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把进程迁移技术和分布式快照技术引入到MPI系统中,实现了对没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进程的迁移,并且实现了一个支持这种进程迁移
作业管理系统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类中间件软件,目的在于强化操作系统的批处理功能,提供对作业的提交、调度、执行及控制等机制,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平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