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环境和饮食双重因素影响,癌症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中肝细胞肝癌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原因多样,且病发率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开发治疗肝癌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缓激肽是一种人体内广泛存在的直链9肽,在炎症区域和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并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缓激肽主要通过结合在其特异性受体——缓激肽受体1和缓激肽受体2对多种癌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缓激肽可以促进譬如胃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研究表明,选择性阻断缓激肽的受体可以对肝癌的发展起抑制作用。因此,筛选出用以阻断缓激肽对原发性肝癌的促进作用的新型的缓激肽受体抑制剂,可望成为新型抗肝癌药物。本研究主要以前期工作设计的两种缓激肽受体抑制剂为基础,研究其对肝癌抑制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成功合成了缓激肽受体抑制剂J051-71和J051-105,并使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合成的缓激肽受体抑制剂J051-71和J051-105进行纯化,利用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第二部分,研究了缓激肽受体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及作用机理。实验数据显示缓激肽受体抑制剂J051-71、J051-105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增殖。MTT比色法和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法证实,J051-71和J051-105对肝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并无相关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缓激肽受体抑制剂可以降低肝癌细胞中缓激肽受体B1(B1R)的表达量,从而降低p-ERK 1/2的表达水平,下调ERK 1/2信号通路的激活。此外,J051-71和J051-105降低了由缓激肽介导的肝癌细胞中p-ERK 1/2的激活,这也证实了缓激肽受体抑制剂通过抑制B1R蛋白表达进而抑制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最后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第三部分,研究了缓激肽受体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缓激肽受体抑制剂J051-71、J051-105可以诱导并促进HepG2和BEL-7402这两种肝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过程。在缓激肽受体抑制剂作用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到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的细胞凋亡率随之上升。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也可以检测到肝癌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随着时间的增长下调,肝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法也通过Cleaved-PARP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的增加来证实了缓激肽受体抑制剂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缓激肽受体抑制剂J051-71和J051-105可以通过与B1R结合,降低B1R的表达量,来下调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J051-71和J051-105还可以引发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激活,使肝癌细胞自发性死亡。本课题设计合成的缓激肽受体抑制剂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抗肝癌药物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