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自我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潮流、世界现象和全球话语,不断深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诸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全球化的一个最根本特征就是现代性的全球传播和建构。我国少数民族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这一历史趋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缘特征,在文化上具有相对弱势。全球化本身又蕴含着改变少数民族文化弱势地位的发展机遇,但这就要求少数民族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并作出自我发展选择。因此,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自我发展的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化趋势下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面临着深刻的现代转型,我国少数民族要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如何应对各种强势的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击并建构自己文化的现代形式,也就是这些文化要如何在现代性的变迁中自我生长与自我发展,又如何在发展中自我保持。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着力点。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现代转型要通过它自身传承和变迁机制实现,而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一个时期与文化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教育模式。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发展即在一定经济和教育模式主导下的新的生存环境中,沿着它自己的方向并依照它自己的方式进化的过程,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机制才能实现自我保持与自我创新。本文从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深刻影响切入,力图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遭遇的生存困境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着力从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方面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持与创新,进而建构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发展机制。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循环经济在今天已经被世人广为接受,成为各国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必然选择,其评价指标体系也一直为学界所热烈讨论。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评价体系的需求越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结构总体上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蛋糕得以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了个体生存、尊重、自由的发展价值取向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纷纷展开了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趋势的研究。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当代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他的晚
在现代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对科技社团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却呈下降之势。学术界对科技社团社团公信力研究得较少,如何提升科技社团社
1发现模式rn模式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地发现环境变化、价值流动与利润转移,还在于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准确地识别变化和紊乱背后的稳定与秩序.rn一般来讲,
艺术的表现是美学理论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约翰·杜威认为表现行动源于“活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艺术领域中,表现是艺术家持续的追求完整
李石岑(1892-1934),原名邦藩,字石岑,后以字行,出生于湖南醴陵。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思想舞台,是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编写,自二
论文以阿尔都塞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出发点,以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认识和解读的为主要问题,希望通过文献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