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危险性评价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如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大量数据如何存储、可视化以及数据库的链接等。本文结合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实地调查资料,以1∶1000比例尺DEM所提取的地形信息为基础,使用斜坡作为评价单元,利用层次分析法,以GIS为平台,对府谷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危险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基于DEM实现了评价指标的提取和斜坡单元的划分,形成了数据提取→建立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计算单元剖分→评价模型分析→危险性结果的确定这一较为完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技术路线、方法体系和工作流程。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对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空间数据库,并统计分析了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采用目标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灾点密度、地层岩性、坡度、坡高、坡向、泥石流形成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7个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建立矩阵,并借助MATLAB确定各层权重。(3)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府谷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危险性高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三个区。危险性高区占研究区面积的51.58%,中等危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32.69%,危险性小区占研究区面积的15.74%。
其他文献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测井行业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为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MREx核磁共振测井仪是我国引进的先进核磁共振测井仪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煤化工企业的废气排放量也呈现出了快速的上升趋势,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同时,煤化工废气通常是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自然的生态环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能明显改善汽车在冰、雪、湿滑及沙地等弱附着路面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目前,国外已有装备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产品和专利的车辆问世。国内在驱动防滑控制
地层中裂缝的渗透性相对较好,裂缝不但是油气的储集空间,而且是油气的运移通道,也就是说,地层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因此,寻找构造相对稳定的裂缝发育区是构
振动拌和是强化混凝土生产过程,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节能降耗的较为经济的方法之一,现已被各国学者所认可。但由于振动装置与混合料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涉及机械振动学和混凝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更为频繁,严重威胁着南部县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至2007年南
碳酸盐岩礁和滩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理想储集场所,它们主要是由生物构筑而成的一种特殊碳酸盐岩构造体,又是碳酸盐沉积中主要的含油气沉积类型,有着广阔的含油气潜力。但是,由于
威胁华北型煤田太原组煤层安全开采的主要水源为奥陶系灰岩岩溶水,深入研究肥城煤田奥陶系灰岩岩溶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肥城以及整个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开采矿井水的防治具有实际指导价值。本论文在地质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总结煤田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涌水量资料、突水资料、岩溶陷落柱资料、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等,从宏观方面间接研究奥灰岩溶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