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与《华西都市报》残疾人报道比较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国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幸福指数也逐渐地提高。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对残疾人群体也越来越重视与关怀。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群体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同时,他也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人也不能少。因此,我们要帮助残疾人群体积极融入社会,通过社会的帮助与残疾人自身努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残疾人的呼声与身影在我国媒体报道中日益增多,但由于记者自身专业能力有限、残疾人群体与社会阶层的隔离,媒体在报道该群体时仍存在歧视与炒作,报道角度局限在残疾人群体康复、就业、无障碍建设及权益保护等方面,而忽视残疾人群体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因此,分析媒体对残疾人报道的框架,研究媒体关注的重点和报道方式,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报道规律,为消除对残疾人报道的歧视,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新京报》与《华西都市报》关于残疾人群体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报道框架分析,从框架的平衡性、凸显性与客观性角度来分析报道内容、图片运用、版面位置、报道篇幅、标题基调及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方面探讨两家都市报报道框架及特点,探讨残疾人报道框架建构的过程。分析发现两家都市报构建残疾人报道框架时,相同点在于:以政绩、慈善框架为主,采用官方话语、简讯篇幅为主和正面的报道基调。不同点在于:《华西都市报》侧重典型人物框架和人情味框架,消息来源更多元化。《新京报》重在建构政策框架,塑造负责任政府形象。报道篇幅和图片运用侧重和偏向都有所不同。调整残疾人报道框架的反思:增加残疾人报道数量和新闻框架;从业者要转变报道理念;要以平民化平等化视角报道该群体。残疾人报道框架建构过程:一、事件信息选择趋向平衡。消息来源既要采用政府官方的话语,也要倾听普通老百姓的呼声,从而保证消息源的多样化与平衡性。二、新闻材料凸显与弱化动态过程的建构。通过对一些新闻素材的保留与摒弃,主题确定、报道体裁与版面选择等方面对材料进行重建。三、主题框架调整与建构。主题框架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在这种主流观念的影响下,对框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要保证以政绩框架、定义事件框架和慈善框架为主,也要协调其他框架,如人情味框架和典型人物框架。
其他文献
从针灸治疗方法方面,对近10年来针灸用于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经临床试验及科研研究,单纯针刺及针刺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方面疗效确切。通过综述,提出目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形式已经日新月异了,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构图的画家,但绝大部分作画者还仍然停留在摹古或模仿他人的构图形式之中,本文就此现状浅析了当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城市建设需求。为此,
目的探讨巴氯芬口服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巴氯芬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常
日益加快的城市生活节奏和城市化进程让都市人越来越疲惫,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也在日益恶化,这使得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休闲旅游农业可以极大程度的实现农村生
亚硫酸铵和卤水在60℃下,n(NaC l)/n〔(NH4)2SO3〕=2.0~2.1的条件下反应得Na2SO3晶体,经分离、洗涤、干燥后得无水亚硫酸钠产品。分离Na2SO3后的母液Ⅰ冷至20℃,析出NH4C l晶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法律规定的赔偿制度的一种,是我国现行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的民事领域、行政领域都认可并规定了该制度,但刑事领域却
媒体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体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
作者通过对信息平等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论述,反映了信息平等是制定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原则,图书馆规章制度又是维护信息平等的重要手段,利用制度实现信息平等的同时,在制度中体
核桃是阿瓦提县目前林果业发展的重要果树之一。通过对当地主栽品种‘温185’10年生核桃田间冻害调查,结果表明:一年生枝条含水量49.03%,土壤含水量20.43%;树冠上、中、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