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政治书写研究——以时代变局中的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为视角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中国历史上,朝代鼎革往往伴随着剧烈的政治生态变迁,催生出多元的社会文化,明末清初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往学界有关明末清初政治史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但对政治书写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充分。本文尝试以时代变局中的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为视角,对明末清初的政治书写问题进行历时性的考察,探讨政治书写变迁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因素,以及话语权力转移等问题。  明中叶以降,随着政治生态与舆论氛围的变化,朝野士人广泛地参与到政治书写活动当中。他们不仅通过书写本朝史事来表达观点,同时还编纂出了大量时政文献,试图以此引导舆论、影响政局。这一时期,政治书写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明末东林党议事件中得到集中体现。政治立场不同的各派人士通过编纂政治黑名单、控制官方政治话语等方式来打击政敌,政治书写成为派系斗争的重要手段,其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问题。  明清政权更迭的时代剧变激发了新一轮的政治书写热潮。通过政治檄文、亲历纪闻、时事小说等不同载体形式,记录者们描绘出了一幅众声喧哗的易代场景。逐鹿中原的各个政权则有意识地利用诏令布告、外交文书等政治书写方式对自身与他者的形象进行塑造与述说。在军事对抗的同时,他们更在话语权力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此外,明清鼎革也引起了身为外人或身处异邦的他者的关注与回应,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对时局进行述说,反映出多元化的认知与认同。  清初,政治生态与官方文化政策的调整使政治书写风气发生了变化。清初几代君主十分重视对政治书写进行控制与引导,并亲自参与到有关现实政治的讨论中,试图以“君师”身份引导舆论方向。与此同时,清朝在政权日益巩固的形势下开设了明史馆编修胜朝史,试图以官方定论的方式与心怀故国的遗民史家群体争夺历史话语权,通过对胜朝史事的书写来塑造清政权取而代之的合法性。经过清初近百年的调整,自明中叶以降出现的政治书写多元化发展趋势最终归于沉寂,“万马齐痦究可哀”的局面已然萌生于盛世繁荫之下。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螺栓端板连接的钢梁-钢筋混凝土柱新型组合节点,为了研究这种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两组足尺试件进行了模拟地震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组试件均具有较高的承载
摘要: 对于采油站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日常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对其他典型事故安全的分析和学习,举一反三。  关键词:采油站 安全 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采油厂甲级要害部位的采油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采油站的安全管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