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美人赋略论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抒情小赋开始兴盛的魏晋,美人题材赋作的大批出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从思想内容上讲,美人赋通过男性慕求美女表现作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从而反映了魏晋重情感、个性以及玄思的思想风气:从艺术形式而言,美人赋所体现的华美性又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基本特点。本文从钱钟书提到的“企慕情境”入手,分析了美人赋模式化体制下所展现的作家理想追求的心理过程及实质,其中包含了企慕所带来的惆怅、阻隔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梦的多元效应。并以此为基点,探讨了美人赋铺饰美、铺饰情感的艺术特征。同时,本文将视角延伸到美人赋之外的诗、词、小说等文体,试图从中找出美人题材文学一脉相承的理想传统和精神内涵的衍变。认为在美人形象上寄寓理想人格、理想情操是美人题材文学一致的追求,其中宫体诗和唐宋艳词使其偏向俗艳;而明清风情小说则将这种理想推向实用化、世俗化,以此实现“企慕”之下的补偿功能。 魏晋美人赋是美人题材文学中最美的华章。
其他文献
《切韵》序中说:“支脂鱼虞,共为不韵。”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里也说:“北人以庶(御韵)为戍(遇韵),以如(鱼韵)为儒(虞韵)。”鱼、虞两韵的分混是切韵时代南北方言的重要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的突出成就在于用词这种艺术形式集中的反映了民族矛盾问题,深刻动人地歌唱了抗战爱国这一重大主题。在艺术上他用词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南朝著名诗人谢朓,其诗歌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世人热情关注。而之所以长久地被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凸显了宋齐诗运转关的新变特色。本论文即立足于谢朓诗歌文本,通过对谢诗
对《德伯家的苔丝》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内容情节的把握、对所指意义的开掘和对文学形式的探究。前两种研究属于内容研究,它不但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把握了《苔丝》的内容
专家支持:临床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子  电视剧《潜伏》的热播,受到了万千电视迷的追捧,在《潜伏》里,不一样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需要。谍战迷看到了惊心动魄的谍战大戏;年轻人看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环境;女性看到了细腻的让人唏嘘不已的情感故事;而对于一些职场中人来说,则从中看到了职场中的生存哲学。    擅于抓住机会    要懂得抓住机会,并且擅于抓住机会,不要忽视任何一次机会,因为一次机会可
期刊
本文主要试以《微神》为例剖析一个读者独自的审美的历程。《微神》这样一部作品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在对待《微神》这篇作品上,从一个普通读者对《微神》的了解与接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