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抗原分子中被免疫系统,特别是抗体、B细胞、T细胞识别的部分。B细胞的BCR识别的表位为B细胞表位,T细胞的TCR识别的表位为T细胞表位。鉴定分析抗原表位对了解抗原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研制安全有效的表位疫苗以及研发基于表位诊断试剂具有重要意义。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以蛋鸭、种鸭产蛋骤然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10年初,我国的江浙沪地区陆续爆发该病,蛋鸭产蛋严重下降,肉鸭生长迟缓,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两年对该病毒的一些分子生物学特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迄今为止,对于该病毒的抗原表位还没有报道。为深入了解病毒的抗原结构,便于设计科学合理的疫苗和诊断试剂,我们对DTMUV浙江分离株(YY5株)进行了抗原表位的鉴定。本研究RT-PCR扩增出鸭坦布苏病毒YY5株的E蛋白基因,插入pMBP-c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可溶性融合蛋白MBP-E。用纯化的重组蛋白MBP-E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选择培养,成功筛选出两株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domain Ⅲ,DⅢ)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AE4和BD10。两株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呈阳性,而仅有BD10能与MBP-E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可初步推断BD10识别E蛋白DⅢ区的一个B细胞线性表位。针对E蛋白的DⅢ区设计了一系列末端相互重叠的15个短肽,这些短肽与MBP进行融合表达,用BD10对15个短肽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精确定位BD10识别的一个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将纯化的表位融合蛋白MBP-EP385对小鼠进行免疫,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DⅢ蛋白和MBP-E融合蛋白,表明表位EP385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通过表达蛋白结合单抗法鉴定出一株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一个B细胞线性表位的核心区域EP385(385LVGSGKGQ393)。这对进一步分析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以表位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和基于表位的疫苗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