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从发明以来,始终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纸成为了人类知识积累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境内机械纸的制造量约为总制纸量的99%,而传统手工造纸生产量仅不到1%,古法造纸生产量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机械纸的绝对化垄断,传统的手工造纸和古法造纸几乎被边缘化。从中华文化上看,传统手工造纸技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护和保存继承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是必须的,也是有必要的。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关于造纸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七项,其中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技艺为四项,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造纸工艺对研究中国传统纸文化的重要意义。论文以“传统手工造纸衍生品设计在现代发展中的设计实践”作为思考基本点,以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为研究个案,经过实地深入的田野考察,试图通过腾冲古法造纸(构纸)的个案,分析在社会创新条件下手工技艺衍生品设计在现代发展中的创新问题。本文认为传统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以传统的造纸手工技艺为例,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更具备文化消费的特质。传统非物质文化衍生品设计具有可实施性和立足点,新庄村当地地理旅游资源和文化消费资源的结合性,也对其他具有同样发展条件的传统手工技艺衍生品设计具有借鉴作用。论文通过“研究对象价值——发现问题——探索设计新模式——材料特征分析——提出设计实践新思路”的逻辑脉络,并展开横向和纵向的分析讨论。首先,在横向维度中论述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技艺价值基础,梳理出腾冲古法造纸(构纸)的技艺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实用价值,然后对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作为其衍生品设计材料特征分析,包括原材料纤维特性、透气性、抗张强度、撕裂性等物理特性对其衍生品不同作用;在纵向维度中论述腾冲古法造纸(构纸)现有衍生品的现状发现其存在问题,然后凝练出对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衍生品设计新模式的可能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云南腾冲古法造纸(构纸)衍生品在设计实践新思路,以获得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传统造纸手工艺衍生品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和保护策略。通过对新庄村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实地田野考察,在充分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探讨衍生品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非物质文化发展和保护的积极意义,结合当下设计发展角度,以生活产品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生活之中,耳濡目染地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希望对其他具有同样发展条件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借鉴作用,希望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做出力所能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