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chemerin水平与病人肾病情况的相关性。目前我们已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如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其结局必然是走向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对血压造成影响。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之前,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否早已存在节律上的改变。Chemerin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其与肥胖、机体炎症及代谢综合症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被实验研究所证实。那么糖尿病患者肾病情况与其chemerin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chemerin与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肾脏功能等方面又是否存在相关性,都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比糖尿病肾病进展过程中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和chemerin变化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个有力证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均符合2011年ADA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为22-87岁,平均年龄为57.1±14.4岁。根据Mogensen分期将88例患者分为4组:其中A组为糖尿病肾病前期组,尚未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包括单纯糖尿病患者及已处于糖尿病肾病I,II期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20ug/min并且肾小球滤过率>60m L/(min·1.73m2),n=24],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3.26±13.53岁;B组为微量尿白蛋白组[20ug/min<尿白蛋白排泄率<200ug/min并且肾小球滤过率>60m L/(min·1.73m2),n=21],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27±13.82岁;C组为大量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0ug/min并且肾小球滤过率>60m L/(min·1.73m2),n=22],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2.57±15.67岁;D组为肾功能不全组[肾小球滤过率≤60m L/(min·1.73m2),n=21],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86±13.03岁。另有正常对照组N组为查体健康,各项指标无异常者20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49.05±9.82岁。所有受检者住院后第二天晨起采集其空腹肘静脉血,以3500转/分的速度离心后测定其chemerin水平。询问患者血压情况,所选患者均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口服长效降压药患者比例较小,基本不影响本实验)给予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嘱患者清淡饮食后,留取24小时尿,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病历资料。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相应的数据指标,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之间相互比较应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需转化为对数后进行分析,各变量间相关分析应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及各生化指标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前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正常人无差异,而自糖尿病肾病III期开始,肾小球滤过率为87.15±30.38m L/(min·1.73m2)较正常对照组出现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肌酐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异(P>0.05),而到糖尿病肾病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水平增长为196.45±103.19umol/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MI与正常对照组间并无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2 24小时动态血压的结果:除糖尿病肾病前期患者血压水平与正常人无异外,其余各组血压构成均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24小时收缩压从B组到D组分别为141.59±18.21mm Hg,148.33±14.98mm Hg,157.02±16.00mm Hg,与正常对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病越严重,血压越会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收缩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舒张x压、夜间舒张压及脉压差均存在相关性,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1(P<0.01)、0.345(P<0.01)、0.356(P<0.01)、0.196(P<0.05)、0.237(P<0.05)、0.322(P<0.01)。同时发现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之前,患者的24小时血压节律已出现异常,其中A组到D组患者非杓型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73%,79%,71%,86%。3 chemerin水平的比较:糖尿病肾病各组chemer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对比可见,糖尿病肾病各组均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别(P<0.05),行相关性分析示:chemerin水平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胱抑素-C、BMI、糖化血红蛋白、24h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及脉压差呈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P<0.01)、0.427(P<0.01)、0.420(P<0.01)、0.218(P<0.05)、0.208(P<0.05)、0.678(P<0.01)、0.442(P<0.01)、0.577(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及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P<0.01)、-3.1(P<0.01)。结论:1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患者的肌酐及胱抑素水平将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步下降,在肾病V期时下降最明显。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并不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不断上升,相反到达糖尿病肾病V期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血糖的下降,同时患者的BMI也会有所降低。2患者的血压随患者糖尿病肾病的不断进展而不断升高,但当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时其血压水平与正常人无异,然而此时,患者血压已出现节律上的变化。3患者chemerin的水平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呈正相关,且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呈上升趋势,考虑chenmerin可能通过调节糖脂代谢,促进炎症形成,参与胰岛素抵抗及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