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P53和ER基因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首次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归纳,总结其发病情况(年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诊断、临床因素(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免疫组化情况、CA125检测)与预后生存率的关系。卵巢癌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Um厚,每例各备6张,分别作HE染色、VEGF免疫组化染色、ER免疫组化染色、PR免疫组化染色,P53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内已知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所有切片均经病理学专家盲法认定。于术后12~66个月随访,了解其术后生存状态。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图,乘积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年龄20~79岁,中位年龄50岁,50~59岁的患者占35.29%,其次是40~49岁年龄组,占26.47。浆液性卵巢癌占76.47%,粘液性占5.88%,其它占17.65%。按FIGO(1986年)分期,Ⅰ期28例,Ⅱ期24例,Ⅲ期68例,Ⅳ期16例。就诊时早期(Ⅰ期+Ⅱ期)占38.24%,晚期(Ⅲ期+Ⅳ期)占61.76%。早期患者首发症状为腹痛者占61.5%,腹胀者占46.2%,发现腹部包块者占61.5%;晚期患者首发症状腹痛者占66.7%,腹胀者占42.9%,发现腹部包块者占57.1%(2)诊断:在本次调查中中,根据症状、体征、B超影像、肿瘤标记物及病理检查,均符合诊断。(3)临床特点与预后:临床分期为早期(Ⅰ期+Ⅱ期)52例和晚期(Ⅲ期+Ⅳ期)84例,两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0.72个月和37.83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42.6%、3.7%,单因素分析时P﹤0.01。CA125﹥35U/m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CA125﹤35U/ml患者死亡风险的6.81倍,95%置信区间[3.55-13.08],CA125﹤35U/ml患者的生存率高于CA125﹥35U/ml患者,CA125水平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时P﹤0.01。雌激素受体ER阴性者17例,阳性者11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55%、12.9%。单因素分析时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卵巢癌早期发现率较低,本组病例诊断率晚期占61.76%,寻求卵巢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尤为重要。2.临床表现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无显著关联,均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定期行盆腔检查是必要的。3.P53、ER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其早期诊断指标。4.临床分期、CA125水平、雌激素受体是判断卵巢癌患者雨后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