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Kademlia协议的改进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mula_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发展的逐步深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信息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资源共享和资源交换的需求越来越广,快速而有效地交换和共享资源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解决该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Kademlia协议是一种基于P2P网络的应用层协议,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现在最流行的文件共享与下载系统eMule和BitTorrent都是基于Kademlia协议的。针对Kademlia协议进行的研究与改进,对增强网络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资源查找时间和网络开销,提高网络中节点间的传输效率,减轻网络负载,改进网络总体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在深入研究Kademlia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种基于Kademlia协议的改进协议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Kademlia协议的改进协议Kad-D,并实现了Kad-D协议与Kademlia协议的兼容。Kad-D协议中节点需要统计路由过程中传递的消息量,通过对消息量的分析,得到当前网络运行环境的状况,从而可以依据网络状况调整网络中节点传输的消息量,优化当前路由查询的复杂度与路由时延,并利用PeerSim模拟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Kad-D协议在路由复杂度、查询时延、消息数量等方面都优于Kademlia协议。  随着对Kademlia协议的深入研究,在基于Kad-D协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查询复杂度只有的单跳协议OneKad。OneKad能够实时高效地在网络节点间传递整个网络的路由信息,并减少资源查询时的路由复杂度。它的路由表结构类似Chord环,并采用哈希队列实现环状路由表,保证了节点在进行内部路由查询时的高效性。OneKad协议计算节点间的距离的方式与Kademlia相似,并且继承了Kademlia路由简单的思想。在路由维护时,节点收到路由更新消息,并判断网络状况,根据网络状况调节递归路由更新与迭代路由更新的方式,从而缩短路由长度与时延。通过对OneKad协议进行仿真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OneKad协议可以在很少的路由维护开销下保持资源查找成功率,且复杂度为O(1),达到了改进 Kademlia和 Kad-D协议的目的。  为了验证Kad-D和OneKad协议的实用性,将Kad-D与OneKad协议的应用在P2P流媒体点播原型系统上,运行结果表明:Kad-D和OneKad协议在实际应用中运行正常,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图书馆正在向数字化图书馆迈进.DJVu是AT&T Bell实验室推出的一种供数字化图书馆使用的图像处理技术体系,已经在包括电子商务、教育/科学、文
不断增长的市场和竞争需求,对零件的工艺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零件的特征分类一直是工艺制作的首要前提.传统的零件分类一般是用人工的方式对零件编码,从特征矩阵中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蜂窝无线移动一半下对RSVP协议进行扩展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遵循3GPP2提出的基于IFTF协议的无线IP体系结构,借助该体系结构下移动IP协议扩展的支持,对固定网络
随着网络应用日趋复杂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持续提高,网络流量不断增长且呈现多样化,传统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针对高速网络流量分类问题,将简单、高效的朴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至今软件产品仍普遍存在着可靠性难以确保,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由此,软件故障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软件产品的
针对计算机电磁信息泄漏的现状,该文在分析了现行通用的物理解决方法-TEMPEST技术后指出,必须找到成本低廉、简单实用的新方法.该文主要研究了使用软件技术防止计算机视频信
我们针对性地开发了基于关系数学的规则库技术,将事故、预案、行为、执行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同时结合最佳路径、地理信息、交通智能诱导技术,以及联动闭路电视、电话、网络
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EIS)是当前计算机应用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为克服因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和企业需求动态变化而造成的不稳定状态,提高
信息网络设计和信息网络性能评价是网络研究的重要领域,而网络仿真技术是开展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网络仿真技术在网络设计、网络性能评价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完成了
面向对象技术作为区别于传统结构化软件技术,由于其在可重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优点,已被广泛认可,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一直滞后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许多系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