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树蜂花粉的抗氧化性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椴树在长白山脉分布广泛,每年长白山脉都会出产优质的蜂蜜,同时也生产出了大量的椴树蜂花粉,椴树蜂花粉是蜜蜂采集蜂蜜时,其唾液和蜂蜜与椴树花粉混合后形成的扁圆状小颗粒。目前对椴树蜂花粉的研究很少,但椴树蜂花粉中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已有实验验证椴树蜂花粉具有较高的黄酮含量,但对椴树蜂花粉的研究比较片面,本实验以椴树蜂花粉为原料,分别从体内和体外研究其抗氧化性。对椴树蜂花粉的一般成分以及生理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椴树蜂花粉的水分含量为16.95%,粗蛋白质4.68%,粗脂肪2.03%,粗灰分0.99%,碳水化合物含量75.35%,生理活性成分总皂甙含量18.9 mg/g,总黄酮含量10.10 mg/g,总酚含量36.10 mg/g。分别以水、甲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对蜂花粉分别进行多次提取,合并滤液后挥干溶剂,计算其得率分别为:水:57.42%、甲醇:51.99%、乙酸乙酯:3.60%、三氯甲烷:5.94%、正丁醇:6.73%。对椴树蜂花粉进行DPPH清除率、.o-阴离子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为:在DPPH清除率方面,正丁醇组分DPPH清除能力最强,在浓度为5 mg/mL时,清除率接近100%,其次是甲醇组分;在.O-清除率方面,甲醇组分最强,在浓度为2 mg/mL时,清除率为80.03%,其次是乙酸乙酯组分;在-OH-自由基清除率方面,在浓度为5 mg/mL时,甲醇组分最强为29.14%,其次是正丁醇组分;在还原力方面正丁醇组分最强,在浓度为5 mg/mL时,清除率为58.77%,其次是三氯甲烷组分。综合提取得率、难易程度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确定甲醇为最优提取物。选取体外抗氧化效果较好的椴树蜂花粉甲醇提取物和最为常见的椴树蜂花粉水提取物进行体内抗氧化测定,选取昆明鼠,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SOD活性、MDA含量和T-AOC值,结果表明:椴树蜂花粉甲醇提取物与椴树蜂花粉水提取物在低剂量时,在SOD和T-AOC含量上差异不显著,但MDA方面甲醇组分优于水组分;在中高剂量组中,在SOD活性方面,甲醇组分优于水组分,水组分和甲醇组分在T-AOC和MDA含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椴树蜂花粉甲醇提取物在体内和体外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生命现象最基本的过程是电荷运动。生物分子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是生物电化学的一个基础研究领域。蛋白质是人体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功能对于很多生命现象是非常重要的。由
本论文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论证各种因素对镀速的影响,在保持镀液稳定、镀层含磷量高、性能优良的前提下,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达到了提高镀速的目的。
明前茶:原名华明玥,意林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涉及散文、随笔、时尚评论。  意林:您的文章故事性极强,这点和《意林》很契合,写故事类的文章有什么技巧吗?  明前茶:写故事类的文章最重要的技巧有两点:第一,作者必须将自己的身心全然附着在主人公身上,我必须化身60多岁的老韩,考虑他作为一家之主,怎样节制地流露自己的真实感情。第二,要有细节。老韩如何用热水袋化开冻住的加油枪,以及高原反应犹如“太阳穴上有一面
期刊
本文对顺序注射固定化酶化学发光法测定葡萄糖进行了研究,制备了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并且制作简单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并与顺序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相结合,实现了分析操作的自
环己烯的选择性催化氧化一直是当今催化化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分子氧(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的催化体系由于其学术和经济上的价值更是研究的热点。筛选和设计性能优
本文概述了高铁(Ⅵ)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分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氧化合成有机物、水处理和用作碱性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高铁酸钠的电化学制备及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低分子量有机凝胶因子(LMOGs)由于其能固定不同种类的有机溶剂而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能够自发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主要驱动力为氢键相互作用,π--π堆积,静电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其中,对于含有π共轭骨架的分子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点。由于四硫富瓦烯(TTF)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给电子性质及分子构型为平面结构等特点,能够诱发分子中的π-π堆积以及Q…S等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其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