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顺应民主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成长趋势而日益被关注的教育管理问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它具有历史性,“学生自治”是例证;它很国际化,西方高校早已将其作为治校手段;它更有必然性,作为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的落实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它对于人们却显得模糊又有点陌生,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及其重要性,未能在现实中切实有效地践行这一管理方式。  本文正是立足现实窘境,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告诉人们: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这一独特的管理方式是什么,高校管理者当如何做以改善目前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不佳状况。  开篇引言简单介绍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研究背景,梳理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相关概念作出了界定,为全文的论述做好铺垫。正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探析,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本质和性质进行了浅微的分析;第二部分为新公共服务理论开启高校管理新视野,即论述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借鉴与融合;第三部分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分析,这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并分析了影响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因素;第四部分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对策,这里以第二部分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启发为契机,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从高校服务性角度出发,分别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目的、程度、主体、类型和机制构建方面进行论述。总结部分主要是对全篇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说明,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着哪些缺陷以及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的全面性及公平性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的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管理模式大环境下,使得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缺
摘要:能者,可以理解为“做到”的意思。力字可以理解为“程度”。教学中数学能力目标被分解为语言运用、运算、逻辑思维、创新应用、空间想象等能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在教學中如何实现学生这些能力的相应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能力思考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也就是说在课本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到两幅插图,这些插图大都采用卡通式风格,深受小学生喜爱。可以说插图对孩子们理解课文,或者对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文章的讲解,却忽视了插图的利用,导致很多学生将课本中的插图画得十分搞笑,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和挖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逐渐成为改革的热点和方向。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尚在摸索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
随着学龄人数逐年减少,普通高校的扩招、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断壮大以及普通高校成人函授、远程(网络)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办学形式的多元发展,加之电大远程教育质量问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起因  随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改进,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不去的刺。可要剔出这颗已入骨的剌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因留守老人及儿童过多,而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接受力较弱,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却难以运用。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