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术前短期化疗对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更全面了解术前化疗在贲门癌患者术后所起的作用,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贲门癌预后较差,被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对局部的中晚期贲门癌行扩大切除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1],但有资料显示对局部中晚期的贲门癌患者行术前辅助化疗能增加肿瘤的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并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5]。但是抗癌药物对人体有害,对贲门癌患者进行长期的术前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厌食、疲劳、口腔炎等副作用并造成白细胞、血小板、免疫力下降、感染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等[6],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影响手术治疗和术后患者的恢复。而术前适当的短期化疗能尽可能降低这些副作用的危害[7]。有研究证实,予贲门癌患者5-Fu(或者氟脲嘧啶多相质体)进行适当的短程术前化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切除率[7-9],并可通过连续7天应用加速贲门肿瘤细胞的凋亡[10]。贲门癌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受到其术后的胃排空功能状况的影响。胃排空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改变。因此我们通过采用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质体来研究术前短期化疗与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手术后胃排空功能变化的关系,分析术前短期化疗对术后胃排空变化的影响,即将是否短程术前化疗干扰术后胃排空功能作为研究目的。为此我们<WP=4>采用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技术来研究术前短期化疗对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贲门癌行手术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96±8.42岁。7名健康、无任何胃肠道疾病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贲门癌患者的病理类型:腺癌31例,低分化腺癌4例,腺棘细胞癌2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放疗或化疗。所有事先未接受过任何放疗或者化疗的贲门癌患者被随机分成2个组,21名患者(组1)手术前接受了相同的术前化疗,连续7天每名患者每天静脉输入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质体(FPLC)注射液160mg[7,10-11],与此同时,另外16名患者(组2)手术前未接受任何术前化疗或者放疗,正常对照组(组3)也未接受任何干预措施。所有贲门癌患者由同一术者行近端胃次全切术(未加幽门成形术或者幽门肌层捏断术)治疗,接受术前化疗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7-12天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在术前都接受了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组1在化疗前检查)。所有接受近端胃次全切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于术后30-40天左右接受了由99mTc-DTPA标记的液体食物(豆奶粉)的胃排空检查,正常对照组也接受了同样的检查。采用放射性核素技术来评价行单纯近端胃次全切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术后的胃功能,采用这项技术是可行的。通过比较术前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胃半排空时间(T1/2即胃排空一半其所含的放射性食物所需要的时间)来研究术前化疗对行近端胃次全切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术后的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胃排空试验我们得<WP=5>到如下结论:1. 术前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术前胃半排空时间T1/2 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行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术前胃排空功能(半流食)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差异。2. 术前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术后胃半排空时间T1/2 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与术前的胃半排空时间相比,术前化疗组术后有9名患者胃排空加速,12名患者胃排空延缓;单纯手术组有5名患者胃排空加速,11名患者胃排空延缓。4. 术前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术后胃半排空时间加速者或延缓者在各组中所占的比例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5.术后胃排空加速者术前的胃半排空时间、术后胃排空延缓者术前的胃半排空时间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 通过采用放射性核素检查,本研究未发现术前短期化疗(采用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质体)对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术后胃排空功能(采用液体食物)有明显的影响。2. 本研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术前对半流食的排空功能未受明显影响。3.在本研究中,尽管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发生了改变,但并不能都归咎于术前化疗。因为胃排空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胃肠道神经体液反射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近端胃切除术切断了迷走神经与胃排空延缓有关。术后胃排空的延缓主要由于手术中迷走神经被切断所引起。4.接受术前短期化疗的患者除了表现轻微的恶心、疲劳症状外,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也未出现明显的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这些症状未影响手术治疗。5.术前短期化疗经过实验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并能增加肿瘤的切除率。术前短期化疗是一种<WP=6>值得推荐的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