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将人类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面对这一现实,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分别就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进行了相关的论述。马克思深入调查研究了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逐利导向是引发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人与自然对立的机械自然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质变换的断裂、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是视为引起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马克思深刻指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冲破生态危机藩篱的唯一途径。同时,马克思认为,伦理观的引导、循环生产方式的应用、科技创新的推进都是有效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马尔库塞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所创造的繁荣局面中敏锐觉察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严峻性,他在继承马克思生态危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得出技术异化与消费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基于时代语境的不同,马尔库塞将军事工业竞争引起的问题列为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面对新时期的生态危机,马尔库塞认为,建立符合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技术、建立真实需求的消费观以及从根源上焕发人的艺术批判本质是解决生态危机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生态危机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都将资本主义制度视作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是引起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但二者关于社会变革趋势不同、变革的主体与方式亦不同,社会发展模式更有本质上的区别。深入分析比较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二者生态危机思想,可以为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体的借鉴方案。如发挥制度创新在化解人与自然矛盾中的作用、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摒弃传统消费理念,提升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水平、焕发人的感性与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