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牛与羊等偶蹄动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防控FMD仍然是每年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对FMD主要采取疫苗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其中灭活疫苗应用最为广泛,但灭活疫苗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病毒逃逸的安全风险,需要开发新型疫苗来应对未来FMD的防控问题。其中表位疫苗是最具有潜力的FMD新型疫苗之一。2013年A型FMDV SEA/97-G2亚型毒株传入我国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探明当前A型FMDV衣壳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及其免疫原性,原核表达了A型FMDV衣壳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并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以期为A型FMDV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线索。根据已鉴定的FMDV A型毒株的主要抗原位点,结合基因序列比对结果,选择了当前A型FMDV流行毒株的主要抗原位点区:包括A/QH/CHA/2013的VP2 70~81位、118~140位,VP1G-H环131~157位、C末端188~212位;A/WH/CHA/09 FMDV VP1 43~48位,VP3 55~72位;以及非结构蛋白3A中的T细胞表位和通用性T细胞表位,用于构建免疫原分子。通过柔性Linker将各表位基因串联,在串联基因的3’端融合了6个His标签,构建了含多个抗原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NX2和pET28a-ANX3,其中pET28a-ANX2采用了氨基酸反向串联的方式;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ANX2和ANX3的表达。将ANX2和ANX3表位蛋白大量表达和纯化后,与CpG-ODNs和ISA201乳化后免疫小鼠和猪,对目的蛋白诱导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进行了鉴定,并在免疫后28日用流行毒株对免疫猪进行了攻毒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力。研究结果表明,表位重组蛋白ANX2和ANX3表达形成包涵体,蛋白分子质量分别约为41kDa和39 kDa,Western blot鉴定均能与A型FMD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免疫小鼠和猪后能产生抗A型FMDV抗体,细胞因子IFN-γ和IL-4也有明显升高,攻毒后对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NX2的免疫原性略高于ANX3,证明氨基酸反向串联方式的串联更有利于重组蛋白展示抗原表位,从而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研究为A型FMDV表位疫苗的研究积累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