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的临床应用解剖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经口入路下颈静脉孔显微解剖目的:经口咽入路对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为临床上采用该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经彩色乳胶灌注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颈静脉孔区经口入路进行解剖,观察路径中组织结构的暴露情况和走行关系,定位相关解剖标志,记录测量数据。结果:15例(30侧)尸头标本的颈静脉孔区颅外部分均显露良好,可暴露自颈动脉嵴内侧至枕骨髁后外侧缘和中线至茎突根部区域,磨除颈静脉孔前内侧骨质后,可观察到岩下窦、Ⅸ~Ⅺ神经在孔内走行和毗邻关系。测量相关参数,枕髁前缘距舌下神经管外口前缘(12.47±1.49)mm;舌下神经管外口上缘距颈动脉嵴内侧(9.90±1.40)mm等。结论:经口入路可较好的暴露颈静脉孔区的前内侧区域,以枕髁和颈动脉嵴为解剖参考标志,有助于避免利用此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病变时对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第二部分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的临床应用解剖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解剖,以期有助于临床上切除该区域的沟通型肿瘤。方法:在内镜下对15具尸头模拟经口入路,观察颈静脉孔区颅内外组织结构的暴露情况,定位解剖标志并记录相关参数。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很好显露颈静脉孔区颅外段,尤其是其前内侧区域,在磨除舌下神经管外口至中线骨质后可获得颅内脑干腹侧中线区域的最佳暴露。枕髁、髁上槽、颈动脉嵴为重要的的解剖标志。其中枕髁前缘至舌下神经管外口下缘14.51±2.30mm,枕髁前缘距颈动脉嵴24.11±2.19mm,枕髁前缘距颈静脉结节上端21.26±2.26mm。结论:内镜下经口入路有助于处理肿瘤主体偏向于颈静脉孔前内侧的沟通型肿瘤。第三部分内镜下经口入路切除左侧颈静脉孔区舌咽神经鞘瘤一例目的:讨论经内镜下经口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可操作性,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报告一例年轻女性在我院行内镜下二期切除左侧颈静脉孔区沟通型舌咽神经鞘瘤病例。结果:该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MRI显示95%以上肿瘤组织已切除,术前呛咳、伸舌左偏、耳鸣症状较前改善,未损伤该区域重要血管和遗留其他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16个月,病人吞咽、伸舌功能完全恢复,耳鸣症状较前改善。结论: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是完全可行的,其创伤小、较安全、恢复快,并能最大程度上保留和改善该区域的后组颅神经功能。
其他文献
<建筑人文的守望>以随笔的形式对建筑与诗歌在审美艺术上的共通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精神上的共通与联系作了精辟的论述.桥梁和塔是书中作者最钟爱的两种建筑,也是其
医疗美容行业作为服务业代表,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外科业务占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营销方式严重。HMY医疗美容机构在竞争中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本
施工单位在对外承接工程开展业务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建筑工程合同来实现的,因此如何管理好合同是施工单位管理基本任务。如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对《论网络一代的教育》一书第八章的英译汉翻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论网络一代的教育》一书主要论述网络一代的教育,其中,第八章围绕“现实世界与虚拟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很多中学都设置了专门的阅读课时,供语文教师和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系统且开放的阅读学习和实
Halliday&Hasan于1976发表著作Cohesion in English。自此Halliday&Hasan被视为衔接研究的奠基人,衔接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语篇衔接展开各方面研究,并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