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公司金融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愈来愈受到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产权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在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扩大社会福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高企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和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等方面都表现出制度的优越性,己经逐渐成为世界众多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形式。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员工持股的探索,但由于缺乏效力层次较高的统一法律规范,再加上员工持股本身复杂性的特点,我国员工持股的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员工持股理论和实际运作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员工持股的理论和发展历程,并立足于中国现状,着重分析了在我国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对策。本文包括:正文、结语。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一般定义和具体规定,简要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发展动态,探讨了我国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理论。其中介绍了四个有代表性的西方员工持股理论:双因素经济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司专门投资论,还有我国经济学家对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探索。第三部分:通过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历史考察,总结了美、日、新三国员工持股的各具特色的实践,并对这三国的制度特点作了比较,归纳出各国的员工持股实践对完善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启示。第四部分:简要回顾了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并概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取得的绩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SKD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案例分析,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解决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五部分: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建议,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规范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