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扩容后的流动性风险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28日,新三板市场正式扩容至全国,扩容至今,做市交易制度、分层管理制度、转板制度、引入私募基金、增加黑名单门槛等政策相继公示或落地使得新三板市场呈现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的新三板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除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不管从政策上来说还是投资者的角度,新三板市场已经处于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经过2013年全国扩容后,新三板市场内挂牌企业在三年内突破万家,在这三年间,做事交易制度、分层管理制度以及附有未来预期的注册制、转板制度相继在或将在新三板市场内实施,这些制度是为了增强新三板的流动性并降低其风险。但是,如今国内对新三板市场的研究并不多,对新三板市场定量的研究更少,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利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新三板市场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探索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问题。  本研究系统的归纳总结了新三板市场乃至中国的场外市场的发展历程,将三板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包括A股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中国台湾地区兴柜市场)进行比较,总结出新三板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异同,为新三板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对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新三板市场现存制度、挂牌企业、交易规模、市场容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读,较为全面地将新三板市场的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一一阐述,并对新三板市场目前的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问题的成因及其特殊性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探究了做市商制度与分层管理制度对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影响。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场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三板市场不管从制度环境还是市场挂牌企业质量都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发展程度。新三板市场现存有两种交易制度,即做市交易制度和协议转让制度。其中,协议转让依然占有主导地位,但协议转让有自身的缺陷,对市场流动性风险有放大的效应;做市交易制度在相同情况下可以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但在新三板市场上缺少成熟的市场环境,如做市券商稀少,优质股票供给不足等,致使做市交易制度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良好的功效。新三板市场的分层管理制度是为增加市场流动性,较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又一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将新三板市场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便于分层管理,利于优质企业价值发现,但也冻结了基础层企业的流动性,对基础层来说,找到对应的市场价值发现者迫在眉睫。以流动性为起点,实证检验并对比扩容后的新三板的市场流动性和主板市场,测度文中所设计的价量指标,最后结合GARCH模型拟合流动性变化率序列,由此我们分析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特征。同时,运用基于目标流动性计量模型,本文选取了大规模的样本股票形成组合流动性风险计量出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风险,并引入中小板市场比较分析。研究得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远低于国内其他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值的稳定性较差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流动性风险的特征。
其他文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信社)作为对当地县
电信行业是一个垄断性极强的行业,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尝试进行了电信业的重组与改革,在电信领域逐渐引入竞争。这种以竞争为主导的改革浪潮近年来
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我国商品分销渠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外资大量进入,导致零售业的提前与过度开放;批发业的畏缩与外资通过各种方式
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机会递减,创新的难度是递增的,而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作为中间知识产品的提供者,有利于创新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KIBS被视为知识经济的第二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并列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KIBS得到国外学者们的重视,围绕KIBS创新、KIBS与制造业创新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然而目前国内关于KIBS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的竞争尤其是金融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一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强大的金融竞争优势作为后盾。因此,作为现代
连锁零售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方式,其迅速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该文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对连锁零售产业竞争战略架构分析,阐明连锁零售产业的经济学特征,通过对
本文分为二个部分:一是关于短期资本流动;二是如何对其进行监测与监管.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并建立一套对它的监测与监管体系.对于短期资本流动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