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能否发挥有效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真正开始实行货币政策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多制度都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完善。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这主要是由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决定的,由于其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行为的变化将会从不同方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中介,也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渠道,其行为能否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决定了货币政策能不能发挥作用,从目标上来讲,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社会经济整体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但是作为商业个体的商业银行目标则是利润最大化,收益是其首先考虑的问题。两者目标上的差异,导致了商业银行不会永远被动的按照货币政策调整经营行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会调整其行为来规避货币政策对其利益的损害,这些行为在增加商业银行利润的同时也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扭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其有效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行为特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太完善,问接融资几乎就是融资的唯一渠道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依赖性,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更是货币政策能否发挥其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以商业银行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行为特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最后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为特征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阐述了货币政策的有关理论知识,得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需要货币政策操作的各个主体紧密配合的结论。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选取了五种典型的商业银行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了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其中运用IS-LM模型来定性分析信贷配给行为,得出不同程度的信贷配给行为对货币政策影响不同;通过构建模型证明了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存贷款定价、绩效考核和金融创新等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有影响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行为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情况,并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的走向,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行为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内蒙古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塑造阐释出了多少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本文就当代环境背景文化下草原传统音乐与当代流行草原歌曲作一些探索与思考。
在《红楼梦》中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性情不同的人物形象 ,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二人不同的性格。薛宝钗抱拙守愚 ,贤淑谦厚 ,随分从时 ,端庄仪表中裹着封建卫道士的灵魂 ;林黛
2010年4月29日,我国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国家赔偿的范围,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彻底改变了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从而使
作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公共活动之一的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教育,教育与奥林匹克运
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是对我国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我国的年度实施计划仍没有统一范式,各城市正积极开展实践探索。该文以温州2007年城市规划实施建议为例,归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个体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青少年在生理上、认知上都有着飞速的变化,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人格倾向性以及人格心理特征上都有
理论预言具有室温铁磁性的宽禁带半导体ZnO被人们认为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优选材料,但目前实验上观察到的铁磁性均被归结于薄膜中所存在的杂质、缺陷或第二相,如何在实验上
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社会转型给俄罗斯高等教育带来了一次历史上少见的课程改革机遇。在基础化、人文化、职业化整合的思想指引下,俄罗斯高等教育课程从目标、结构到内容都进行了
阐述传感器高低温环境试验室温湿度模糊控制的设计思想,控制系统框图及软件流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公有制占主体的国家政府投资工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