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错PCR和DNA改组技术定向改造赖氨酸脱羧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赖氨酸脱羧酶(简称LDC)是生物体内可逆地催化L-赖氨酸脱羧生成1,5-戊二胺和CO2的高度专一性酶。1,5-戊二胺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五碳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有机原材料、中间产物或相关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本论文通过利用易错PCR和DNA改组等分子定向进化技术,提高赖氨酸脱羧酶活性,从而达到缩短L-赖氨酸转化时间、增强酶催化效率及提高目标产物1,5-戊二胺产率的实验目的。  LDC广泛存在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尸胺杆菌(Bacterium cadaveris)、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等大多数微生物中,其也存在于一些高等植物中,如家山黧豆、黄瓜等等。经研究发现,其中cadA和ldcC(来自于E.coli)、ldc(来自于H.alvei)三种典型的赖氨酸脱羧酶的活性较高,在近些年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前期在E.coli JM109中(以pTrc99a为载体)分别单独克隆表达cadA、ldcC和ldc三种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经酶活测定,测得cadA和ldcC的比酶活分别为1652U/mg、1329U/mg; ldc的比酶活为2466U/mg。  为了进一步提高赖氨酸脱羧酶比酶活,本论文通过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易错PCR和DNA改组两种蛋白质体外定向进化技术对上述典型赖氨酸脱羧酶进行不同分子改造,最终获得一株活性提高的突变菌株,并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固定化细胞的载体,对突变菌株进行固定化,从而进一步提高1,5-戊二胺生产菌株的高效转化率和重复利用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易错PCR:以H.alvei AS1.1009基因组为模板,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提高Mg2+浓度、加入Mn2+、改变体系中4种dNTPs浓度、改变Taq酶浓度等等),采用Taq酶体系进行PCR扩增赖氨酸脱羧酶活性最高的ldc基因,克隆至pTrc99a表达载体,用CaCl2转化法转至E.coli JM109中成功表达。经第一轮高通量筛选获得约32个酶活有所提高的突变株。  (2) DNA改组:首次尝试采用两种不同的DNA改组方法定向进化赖氨酸脱羧酶。  ①DNaseⅠ法:以第一轮易错PCR产物为实验模板,利用DNaseⅠ进行消化,得到约50-100bp的随机片段,随后进行无引物PCR,重聚这些随机片段(电泳呈弥散状条带),再进行有引物PCR,获得特异性目的条带(2.0kb左右)②多种限制性内切酶法:选取第一轮易错PCR活性较高的ldc基因片段和cadA基因片段为实验材料,分析两个基因中存在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别对两个基因进行酶切,获得不同大小的基因片段混合物,再进行有引物PCR获得特异性目的条带。分别将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至pTrc99a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至E.coli JM109。经第二轮高通量最终筛选得到比酶活提高了2倍的突变株E.coli JM109/pTrc99a-LDC-2-41,目标产物1,5-戊二胺的转化率为91.2%。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突变株较原始菌株有两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V147F和E583G。利用Swiss-Model在线比对软件和Pymo(ll).3蛋白质结构分析软件,根据Genbank现有赖氨酸脱羧酶三级结构模型,建立突变株的赖氨酸脱羧酶模型,并分析其三级蛋白结构对酶活的影响。  (3)固定化E.coli细胞制备1,5-戊二胺:本论文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固定化细胞的包埋载体,戊二醛作交联剂,最终选出最优固定化条件:海藻酸钠浓度2.5%(w/v)、壳聚糖浓度3.5-4.5%(w/v)、戊二醛浓度0.5%(v/v)、CaCl2浓度2.0%(w/v)、交联时间3.5h、固定化时间4h、底物浓度70g/L。考察最适温度(37℃)及温度稳定性、最适pH(6.0)及pH稳定性对固定化赖氨酸脱羧酶细胞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进一步分析固定化细胞的结构。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70g/L赖氨酸转化液连续反应6次,目标产物1,5-戊二胺转化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节能环保交通工具,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发展。而大功率DC/DC变换器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开发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通用性强的充电桩意义重大。本文选择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FBTL-LLC)作为主电路拓扑,由于其三电平结构,每个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的一半,有利于开关管的选择;而全桥拓扑则非常适用于
学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了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人们迫切需求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进入大众视野。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对太阳能电源的开发和利用。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其工作原理构建出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出仿真模型。其次,介绍了太阳能电池
该论文探讨了钝顶螺旋藻富硒培养条件的优化、硒在藻体中的分布、生物材料中硒形态及价态测定方法;观察了富硒螺旋藻中蛋白质结合硒的差异;提取和纯化了含硒藻蓝蛋白;研究了
雪胆属(Hemsleya Cogn.)植物大多是传统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在云南民间曾被用来治疗牲畜的肠炎、菌痢,后发现对人的菌痢、肠炎、支气管炭、急性扁桃体炎、
为探讨心血管的相关激素在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和运动性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以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加盐负荷制作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的大鼠模型,以游泳运动训练法制作运动性心肌肥
2009年5月,PFOS作为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研究表明,在高等动物体内已发现高浓度的PFOS,且其在机体内的蓄积水平高于已知的有机氯农药和二恶
通过接合实验将携带Tn5转座子的自杀性质粒载体pSUP1011导入野生型粪产碱菌A1501中,在含有卡那霉素的A15限制性选择平板上挑选抗性单菌落,构建粪产碱菌的Tn5插入突变库。从突变
该实验采用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RTLGFR、pRTLMP3a:GFP、PRTLMPm5:GFP分别转化烟草表皮细胞和大蒜小鳞茎表皮细胞,三个基因均在细胞中得到瞬时表达.MP3a:GFP蛋白
该文回顾了郁金香属的研究历史及中国野生郁金香属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对新疆郁金香属植物进行了叶表皮显微形态、花粉和种皮超微形态、果实形态解剖、居群变异和分化、数
目的:通过对氨基酸衍生的β-内酰胺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阿扑西林(Aspoxicillin)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杀菌曲线(KCs)、抗生素后效应(PAE)以及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