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过程。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民族国家,由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程度不一,整合状况不同,会面临不同程度社会秩序的难题。特别是伴随着“世界历史”因素的增加,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便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合理应对社会分化、加强社会整合,成为每一个民族国家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提速,使得对于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研究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问题一直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自现代化启动以来,思想家们对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问题也变得更为关注,试图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其予以回答。鉴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基于社会哲学的研究层面,定位于现代化这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注重吸收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多维视角理论,综合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结构功能分析、系统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事实性和规范性等不同的向度,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分化与整合进行总体性和反思性研究,从而揭示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分化与整合的一般机制和规律,继而提出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问题及其应对之策。基于社会形态考察的多维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社会结构体系具有如下特征。就传统社会总体特征而言,传统社会政治领域的地位和功能相对于其他领域更加突出,以致使传统社会整体呈现以政治为中心的诸领域合一状态。经济领域里,传统社会是一种以习俗和惯例为主导的自然经济模式。传统社会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政治领域来看,总体来讲,传统社会是一种专制和等级社会,同时,家族和家庭作为血缘共同体在政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领域里,传统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单一的具有强烈“宗教和伦理色彩”正统学说的控制。但是随着技术和分工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扩展、政治逐步民主化、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传统社会结构体系逐步分化。传统社会结构体系的分化,使社会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社会结构体系的分化导致了社会领域间或某些领域过度分离的状况,从而危机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环境条件等危机。这就要求必须对社会结构体系进行适度的整合。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整合主体是统治阶级的集中代表(一般为政党)。社会整合客体就是社会结构体系,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领域。社会整合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和文化手段。社会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协调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使各领域按照自身在社会结构体系中的逻辑定位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使之功能耦合,实现各领域之间的稳定和协同发展,进而改善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社会整合机制就是社会整合主体运用各种整合手段作用于社会结构体系的过程。不同社会整合机制的确立、运行和不断完善才使社会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整合模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模式分为经济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和政治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正是社会的不断分化与整合才促使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程度还体现着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民族国家甚至是同一民族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分化与整合样态。这些不同的样态从总体上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即高分化高整合、高分化低整合、低分化高整合和低分化低整合样态。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特殊的双重转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特殊的境遇。社会分化过度与社会分化不足并存。社会整合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复杂,亟待加强社会整合。同时,社会合理分化与整合的良好条件也需要进一步创造。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创造社会合理分化与整合的良好条件,促进社会合理分化,加强社会整合,使社会各领域平稳、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