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离发展型有多远?——以天津开发区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生代”农民工悄然登场,己开始并且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担当农民工阵营中的主力军。他们与上代农工相比,不论在价值观念还是在行为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应当以全新视野去审视这一群体,准确把握新生代群体的特点、需求,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来提升这一群体的素质,使其获得不断发展的竞争力,同时也利于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中通过对所搜集的文献的归纳和梳理,进行类的识别后,建立“发展型农民工”理想类型,其主要内容如下:城市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收入达到城市平均水平,获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工作待遇、具备了城市化的消费方式、城市化的时间分配方式、城市化语言和着装;社会交往方面,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密切、过半数的人能够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强烈、归属于某一个组织性团体、就业渠道的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在老乡和朋友介绍;文化程度和技能方面,达到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拥有至少一门能够养活自己的实用技术;自我身份认同方面,对自己城市打工者身份的明确的自我认同;在未来归属方面,留城意愿强烈,不会想到再回到农村,即使出于暂时的失业状态,也不会返回农村。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和访谈资料的分析,与建立的发展型农民工的理想类型进行了差距分析,得出结论。期望通过比较引发一些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问题的反思。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农村趋于稳定的必要
农民工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在城市中,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在城市中的基
本文以福建省周宁县南庄村为例,通过考察南庄村的精英类型与现状,探讨精英流动与乡村治理之间的相关性。文章从动态的视角,即精英流动的视角,以精英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现
目前,网络交易行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淘”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在我国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势头。海淘过程中,买家对于商家的不信任是目前制约“海淘”用户
本文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资料的分析,分别从这两个群体各自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包括网络的规模、密度、异质性和趋同性)、网络的关系构成及讨论重要问题的内容、网络的顶端
吴思先生的两本著作《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在最近几年里开始迅速流行起来,随着这两本著作的流行吴思先生所发明的“潜规则”一词
目前,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对之保障的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却显“苍白”。政府责任在农村养老保险中“缺失”,养老金筹集困难,养老金基金增值难以保证,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