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我国建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公私合营”的投资模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PPP模式随之产生并得到很好的推广。PPP模式现已被应用于国家所倡导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许多项目建设,施工企业成为参与PPP项目的重要投资主体。 PPP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具有参与主体多、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对于施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PPP 项目,相比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参与项目的投资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的全寿命开发过程,比其他参与主体面临的项目风险更多、更复杂。因此,风险控制成为施工企业 PPP 项目风险管理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 PPP 项目,只有明确主要风险因素才能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因此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环节最为重要。 基于此,论文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在国内外PPP项目风险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拟定政策、市场、运营、财务与开发风险为 PPP 项目的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PPP 项目风险因素之间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开发风险的直接影响 PPP 项目风险,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运营风险>开发风险。随后,论文代入青岛市民健康中心PPP项目案例,分析该项目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情况。最后,论文结合研究结果及案例分析,提出施工企业PPP项目风险控制建议。该研究结果对PP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及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