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性理财产品由固定收益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组成,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杠杆性,使投资者获取预期高收益成为可能。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可以是股票、利率、汇率以及大宗商品等,这些挂钩标的走势波动较大,需要投资者对金融市场进行准确判断,因此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高收益通常也对应着潜在的高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和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07年,是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高峰期,这一年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较高,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忽视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高风险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始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此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防范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的重要性。结构性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种类很多,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中市场风险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目前我国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价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是对其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当前对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我国商业银行防范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文章首先对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做了表述;然后对结构性理财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分类,发现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情况、产品的收益结构、产品的期限以及产品的发行机构都是影响其市场风险的因素;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设计产品过程中风险意识淡薄、信息不露不全面、缺少专业的理财和风险管理人员以及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介绍了结构性理财市场风险管理的程序: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然后对市场风险度量方法Va R进行系统介绍;最后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从完善产品设计机制、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五方面入手,期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提供可行性意见。针对Va R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度量中的应用,文章进行了案例分析。选取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一款汇率挂钩型结构性理财产品,检验Va R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然后运用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分别计算该款理财产品的Va R值,对其市场风险的大小进行预估。Va R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度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