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地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期,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成为必然选择。在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参与,能有效弥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不足,在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S镇农村老年协会为例,对老年协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现状及老年人对于协会提供的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首先对社会组织、老年协会、养老服务进行概念界定,运用政府失灵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理论依据,进一步运用农村差序格局理论和“连带性吸纳”来说明老年协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理论依据。然后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更加多元,家庭、政府、社会等主体提供的养老服务功能互补;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奠定了基础;农村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与行动力,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等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现实依据。最后,依据农村老年协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照农村老年协会自主性和行动力提升路径,刻画了农村老年协会参与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第二,在对S镇各老年协会进行实地调查和对老年协会负责人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一方面描述老年协会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说明协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顾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在此基础上分析老年协会发挥了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养老服务的不足、满足老年群体差异化的老年服务需要等养老服务功能。同时,指出协会在供给养老服务中存在着自主性发展缺乏推力,行动力提升缺乏资源等问题。第三,在对农村老年协会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人对于协会的认知及提供的生活照顾、文化娱乐、精神关爱及维权调解等养老服务的使用和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表明,老年人认为协会提供的老年服务以文化娱乐和部分生活照顾为主,少有医疗护理、维权调解等服务;老年人对协会提供的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满意度较高。此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老年人对于协会提供的养老服务的使用与否因个体的生活习惯而异,又受子女数量和健康状况、性别等因素影响,此外也与协会的自主性和行动力相关。第四,针对老年协会提供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协会、社会三个主体提出相应建议:政府侧重政策引导,促进协会自主性提升;协会整合村社资源,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社会主动参与,发挥农村精英的积极性。结合老年人对老年服务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分析,为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养老服务功能,本文提出在发展老年协会的过程中,应立足老年服务需要的多样性,凸显老年文娱服务功能;激发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低龄老年人参与管理;发挥老年个体和群体社会资本的效用,争取社会力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