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文化认同—对《我父亲的梦想》语篇语用分析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认同。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人类学、心理学、文学以及语言学。中外许多学者涉足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却鲜见语言学的角度下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化身份是很多文学作品的主旨,在非裔文学中尤为明显。《我父亲的梦想》是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记录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以及寻根之旅的一本书。他是一个由白人抚养长大的黑白混血儿,而且跟着继父在马来西亚生活过好几年。该书涉及的人物众多,人物话语种类丰富,包含了多种文化信息,因而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认同。正如言语行为理论一样,语篇分析理论关注语言的具体使用。因此,综合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以及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该书中肯尼亚人,美国白人,美国非裔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本文在阐释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篇分析构成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我父亲的梦想》中有关文化的语篇,从中反映文中人物的文化认同。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观文化认同,即各个国家的人各自的文化认同取向;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多元文化交流中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最后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从他由模糊到清晰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探究文化认同的动态性。此外,文章还谈及了不同文化认同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得出结论:1.可以通过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篇系统来分析语篇,进而体现人们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文化认同;2.不同文化认同之间会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文化融合或是隔阂,但最终个人或民族都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认同;3.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文化创新、文化扩散以及文化移入等因素而不断发展。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认同,才会促进文化的交融,最终促进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文化认同。当然本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以待日后的研究进行完善。譬如语料的不完整性,因为该书带有政治倾向。建议以后研究中缩小研究面同时拓宽视野,在系统的选材以及理论框架下对文化认同以及动态性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以"右踝部扭伤疼痛、肿胀、活动受限4小时"为主诉就诊。患者4小时前打篮球弹跳落下不慎右足旋前、外翻位着地,小腿极度外旋致伤,当即出现右踝部剧烈疼
考虑高速铁路客流需求及技术条件,在列车数量和区间一定的情况下,以列车运行线铺画在运行图上占用的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0-1规划非线性离散数学模型。
鲁迅与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文学大师,而共同致力于乡土小说创作,有着诸多共同背景,并有着师承关系的鲁迅与沈从文的故乡情怀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生态学认为文
报告国内首次建立两株人胰腺癌裸小鼠胰腺内原位移植模型。方法系将人胰腺癌手术标本直接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胰腺内,肿瘤异体移植和连续传代获得成功。研究了其生物学
本文引用美国报纸上对华人餐馆的宣传报道,介绍了美国中餐馆注重建立与中国文化圣人孔子的联系、将孔子融人餐馆品牌之中的特色宣传策略,认为中餐能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
财政预算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对于运用财政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古至今,人类不断丰富着音乐,而音乐也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幻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