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理论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小说史上,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已经作为现代小说艺术大胆创新的里程碑式作品而广受赞誉,以其叙事艺术为例,其创新性就体现在众多层面。本论文主要借鉴复调理论,对该作品中颠覆传统的叙事策略进行聚焦研究,并适当结合文化研究、女性主义与西马理论的相关分析,展现这部小说的文学独特性所在。  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复调理论综述福尔斯小说叙事结构的革新。这部小说采用了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的复调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以独白性话语体系为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文本结构。此外,作者还采用了多变的叙事角度以及并置多重结局,使得对话模式呈现出悬而未局的特质,最终实现了叙事声部的复调合音效果。  第二章立足文本细读,具体分析小说的多音部对话叙事特点。在叙事层次上,大型对话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阶层和性别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交锋。一方面,文本描写了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与下层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的冲突,展现了文化立场冲突的人物的多重对话,肯定了后者的反抗。萨姆和莎拉都处在时代和阶级偏见形成的重重压力之下,然而,他们在面对根深蒂固的维多利亚道德体系时,时时进行着冲破习俗桎梏和追求主体独立的抗争。另一方面,莎拉通过主动争取话语权力,颠覆男性霸权地位,建立起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主体性。微型对话主要指查尔斯在走向自我认知的曲折心路历程中展现内心尖锐矛盾冲突的内倾性对话模式。多重对话的叙事模式不但生动再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在艺术原则上建立起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三章深入探讨这种全新的作者、文本与人物关系结构的艺术价值。首先,福尔斯利用各种颠覆性叙事策略取消了作者话语权上的独断权威,用并置的开放式结局模糊叙事权威,放弃传统小说的单维线性闭合叙事结构,打破了小说家操纵作品中人物及情节的绝对权力,赋予主人公高度独立的身份与意志,呈现不确定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赋予人物和读者以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制造出多样性的文本。其次,福尔斯并置的多样化文本实现了作品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融合,造成了文本的不确定性,展示出更加丰富的主题意义,实现了文本的多义性和丰富的阐释可能。福尔斯娴熟地戏仿维多利亚小说框架和叙事文体,同时创造性地融入20世纪的观念表述,并运用现代小说技巧,打破作品中虚构与真实的固有分界,极大地增加了文本的张力。此外,这种挑战性的叙事策略呼唤读者的创造性阅读方式,邀请读者主动成为文本意义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小说解读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总之,这部小说展现出复调式的开放争鸣文本模式,打破了传统小说艺术的封闭状态,使整个文本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结构,铸造出丰富多义的文本品质,并展现出作者、文本与读者多维互动的对话途径。从小说史发展的角度看,福尔斯冲破了西方小说“文学枯竭”论的阴影,闯出了一条小说创作的新途经。
其他文献
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疾病的日益复杂导致了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但大部分抗生素不能被机体完全吸收,最终以原形或者代谢产物形式由粪尿排出,导致了畜禽粪便中大量残留抗
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叙事巫歌《巴利公主》中的女主人公巴利公主是海东朝鲜国国王的第七个女儿。巴利公主具有高贵的血统,同时又因为是上天赐予国王的女儿,所以她既具有神异性,
文章介绍一种轮胎气压监测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轮胎气压数值的测量、显示以及超过临界值报警等功能。设计中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CPU,BMP180压力电阻式传感器作为气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