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观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2005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进入21世纪,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的意识。在我国,“创新”一词频繁地得到使用,是源于江泽民同志多次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推进教育创新成为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育人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得到蓬勃发展,人们对创新教育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在实践方面,还未找到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真正大胆创新、实施创新教育的学校还不多。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教育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本研究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以学习的基本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为依托,探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简述了创新教育相关理论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阐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调查并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创新教育的实施现状,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现实依据。着重探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的初步设想,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现行的有利于创新品质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并提出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及评价方法等。实证研究中,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效果作定量与定性分析,论证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期望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育研究中做一些积极的尝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得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
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经营运转中项目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在项目过程管理当中涉及多方面的财务工作,例如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最终的决算清算等工作,这些都是头等大事。而要
单亲幼儿的增多,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龄前期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故,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单亲幼儿往往存在
移情是人的一种重要特征和内在心理过程,在整个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移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动机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移情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医药级蔗糖在医药工业中的用途主要作为药用辅料,在医药生产的制剂中常用于添加剂、稀释剂、矫味剂和赋形剂等。由于医药级蔗糖杂质含量少,可减少对主原料药的干扰和作用,延长药
争夺前场篮板球是创造二次进攻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强烈的拼抢意识和合理的动作技术是争夺前场篮板球的首要因素。本文对争夺前场篮板球中的拼抢意识、抢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