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持续提高,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人们对电力设备能否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输变电设备作为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修业务是否经济可靠,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状态检修作为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主动检修体制,注重设备的“个性管理”,能够充分适应电力设备高参数、大容量、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受到电力企业的青睐,并逐步替代定期检修,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准化管理集技术性、经济性、管理性和全员性于一体,能够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管理标准全事项覆盖和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它要求企业的全部岗位员工都要以标准为准则,以标准化为手段,以PDCA循环为基础,鼓励优化,提倡创新,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的循环改进提高。优化原理,是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原理中的四个要点之一;而标准化管理,也是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托理念之一。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流程优化研究,对于改善现场工作环境、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状态检修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准化管理理论为导向,将流程优化引入到状态检修过程中,努力达到规范工作秩序和生产流程、提高作业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在简要介绍状态检修关键流程的前提下,研究其在状态量收集、状态评估、检修决策、检修实施和绩效评估等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模式并予以标准化优化。同时,运用相关算法对状态评估、状态决策和绩效评估等模块进行优化探讨,力图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整体流程进行有效优化的目的。这对提高国内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及其安全规范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