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跳高技术的对比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强的大规模体育盛会,这里汇集了世界各国的顶尖选手,是一个国家综合能力展示的舞台。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51金21银28铜的骄人战绩,力压美国代表团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一名,中国站在了世界之巅。田径是运动之母,历来是奥运会、洲际运动会、全运会上影响最大、产生金牌最多的项目,是各个团队挣金夺银的制高点,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田径项目一直是奥运会中金牌产生最多的大项。虽说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但田径项目则是中国的“软肋”,历届奥运会中田径项目上总共只取得过5金、3银、7铜的成绩。跳高项目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就被列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跳高项目曾经是我国在田径领域的一个优势运动项目,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跳高运动跳高发展的高峰,我国跳高运动员先后曾有三人五次采用三种不同的过杆技术打破世界纪录,在田径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老一批优秀跳高运动员的退役,中国跳高项目的总体水平开始下滑,中国运动员的成绩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拉开了差距,从此中国跳高陷入了低谷。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跳高运动的总体水平不仅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距越来越大,且与我国老一辈跳高运动员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如何使我国跳高项目再次崛起,达到能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抗衡的成绩,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登陆国际田联官方网站和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走访河北省体科所等方法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中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与数据资料,并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学院的有关田径运动的专家以及河北体工大队跳高教练员进行了访谈,并运用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将中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从跳高整体技术的不同阶段逐一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跳高比赛当中,速度是跳高的基础,是灵魂,忽略速度的培养很难取得一个良好的比赛成绩。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偏低。虽然运动员之间存在技术风格的差异,但我国运动员若想提高运动成绩,的确应该提高自身的助跑速度。(2)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两步存在速度损失率偏高的现象,助跑速度的利用率不理想。(3)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最后一步步长不合理,重心不稳定,无法将已获得的助跑水平速度更好的转化为垂直速度,经过研究发现是因为起跳腿最大缓冲瞬间膝关节缓冲过大,起跳脚离地瞬间膝关节伸展不充分造成的。(4)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过杆时对腾起高度的有效利用不足,且重心最高点与横杆存在较大偏差,增加了失败的几率。
其他文献
孔子的“爱人”思想,本质上是讲“亲亲”,但也包含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友谊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不仅包含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包含家庭成员之间的
政治参与模式关联于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在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中有不同的表征。以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为研究视角,依据政治参与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制度手段两个维度建构起的遵从型
<正>2013年4月28日、10月23日和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阐释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工会工作的大政方针,进一步指明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既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也存在投资不足困境,但过度投资比投资不足更
西方心理学对宽恕的研究是以宽恕他人为主导,这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对于宽恕内涵的单一理解。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应以宽恕他人和自我宽恕来构建宽恕的内涵,这是立足于中国传
资本的跨境流动是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重中之重,鉴于资本跨境流动经济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和证券市场的其他主体通过建立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对
近年来,随着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趋势,与云南毗邻的越南、老挝、缅甸边民受利益驱动,大量涌入我境内就业。但是,由于境外边民只能持边民证短期入境停留
<正>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串联质谱技术的引入,使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不断扩展,筛查病种不断增加,尤其是最近开展了许多新生儿疾病筛查基因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新生儿
<正>时下校园网络的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日渐增多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大学生使用电脑这一情况。本文就大学生使用电脑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对当前的学习和以后的个人发展的影响作了初
<正>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主要包含四个核心概念,即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政策之窗。从这四个概念入手对广州市的"禁摩"政策过程加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