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明近三百年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明王朝政权构成严重威胁的无疑是北边蒙古势力。为此明统治者在不断加强北疆军政设施以抵御来自蒙古的威胁的同时,亦在不时寻求其它措施或手段以缓解这一压力。其中,明朝对马市的管控,即是用心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北疆问题,因此,明蒙间马市的兴衰脉络,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明蒙关系变化,这一点也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拟借助史料和学人们的研究成果,对明初北疆形势、马市的前后变化等问题作系统梳理,并对马市的兴衰原因作进一步探讨,认为明蒙间的马市不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经贸往来,而是被明统治者赋予了安边的政治内容。全文除绪论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明初北部边疆形势及蒙古力量的变化,明朝用武力无法完全收服蒙古,转而寻求经济上的制衡;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明蒙马市的设立及三个重要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对辽东马市、宣大山西三镇马市和延宁马市的马价,马匹贸易数量在土木之变和俺答封贡前后的变化以及马市中的商品禁令作典型分析,探讨明蒙关系的发展演变问题。马市对明朝而言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而是一项特殊的边疆政策,第四部分对马市的地理选址、明蒙马市贸易中的茶、朝贡贸易中的“抚赏夷使”和北边驻军与“关防马市”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刻揭示马市的政治实质。